-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逻辑结构
本单元的内容是上述两个单元内容的延伸和深化,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是因为有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的保障。本单元从政治制度层面深化了上面两个单元的有关思想观点。
(二)网控全局
第六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考点展示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产生;人大代表的职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二)主干构建·精要概览
(三)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核心考点一 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1.性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图示如下:
注意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间接行使权力,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2.职权
职权 内容 区分 立法权 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的权力 四种权力的区分关键是看内容,而不是看文字表述中有没有“决定”两个字。如果是关于法律的立、废、改的决定则是立法权;如果是对国家机关干部任免的决定则是任免权;如果是对相关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的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则是监督权;如果是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通过则是决定权 决定权 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任免权 选举、任命、罢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的权力 监督权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 点拨 (1)人大听取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总的来说是属于行使监督权,但对报告中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部分的批准属于决定权;人大审议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属于监督权,审议预算属于决定权。(2)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基层政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没有立法权。
3.区分与人民代表大会相关的几组概念
(1)“最高权力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区别:前者在我国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区别:前者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军事机关。
(3)“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区别:二者不能等同。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全国人大既是权力机关,又是立法机关,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只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不是立法机关。
4.中国共产党与人大的关系
(1)二者区别: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但它不是国家机关,不能直接行使国家职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内在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党集中人民意志形成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即人大的批准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实现对国家的领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在全国人大制定的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四)命题探究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1重庆文综·32
2011新课标全国卷·38(1)
2011四川文综·29
2011海南单科·10
2010北京文综·31 高考对此考点主要以人大会议或人大代表的活动等事实材料为载体,一方面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人大的地位、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等,另一方面近年更多地采用主观题的形式分析说明人大或人大代表的职权及其作用。 命题点1 全国人大的地位
训练1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
①集体行使职权 ②是我国唯一的权力机关 ③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④决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命题点2 人大和人大代表的职权
训练2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
1993年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1997年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科技进步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2003年 100名人大代表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修改科技进步法的议案 2004年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订科技进步法列入人大立法规划项目,并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2006年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收到1 000多件议案,其中33.1%的议案涉及科技进步法修改、科技成果转换、促进自主创新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等 2007年 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