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几点策略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方式的转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就是要改变学生单一的、被动式的学习方式,高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师生的交流与合作。如何实施有效的师生互动,构建高效课堂平台,本文从转变角色、诱导学生提出问题、挖掘教材中可互动的素材、有效整合知识、激励评价等几个方面,就如何实现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进行探讨。
关键词:师生互动;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046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经历一次次的“互动”,才会真正地掌握知识、技能与思维的方法,才会真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互动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借助课程内容这一主要中介而进行的认知、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主要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前者是指师生之间双向沟通的交往活动,主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后者是指学生之间多向交往的活动,主要体现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一个高效的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动态发展的过程。师生互动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是客观存在的,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课堂教学中有效的交往互动,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基础,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条件。
那么,如何有效实现学习伙伴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沟通、互动、碰撞呢?笔者结合自身这些年的教学和实践谈一些拙见,以期与同行商榷。
一、转变角色,使自己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和合作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而教师的任务则应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适时给予引导与帮助。
例如:在“方位角”的学习中,教师可采用活动的方式,先在教室中间画上十字线(交叉点当作原点),再把全班同学分成红、蓝两队,分别就坐于教室的两边,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标出方位。然后由红、蓝两队分别派代表向对方提出方位问题,作答人必须准确站到问题相对应的方位上才能得分。活动中,双方轮流提问,大家一起评判,这样让学生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感知和体验方位角的概念,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二、善于诱导学生提出问题,激起探索欲望
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新课标要求教师把“问”的权利更多地给予学生,那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设计有效的提问,诱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不但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是“互动”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三根木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肯定的,这时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些长短不一的木棒,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三角形,从而自然提出问题:三条线段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组成三角形呢?这时,学生对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充满了解决的期望与兴趣,就会迫不及待地参与探究。
又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节内容时这样提问:请学生说出任意某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及二次项系数,由笔者猜出方程,一、两、三……结果一一被笔者猜中,学生觉得真奇怪,老师怎么知道我们出的方程?这就激起学生的疑问,感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似乎存在某种关系,这就把学生带进了好奇、质疑、困惑的状态,从而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积极性,实现师生交流互动的目的。
三、善于挖掘教材中可互动的素材,引导学生有效参与
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来源于教材,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所包含实质的内容和关键因素,更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可以互动的材料,这是实现课堂互动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数学教材七年级上“日历中的方程时”可设计如下:
让学生自己带日历。
师:请同学们随便拿出一张日历,按我的要求圈出几个数,只要告诉我圈出的这几个数的和是多少,我就能马上说出你圈出是哪几个数。同学们开始时不信教师有那么大的本事,便拿出如下图的日历争先恐后地考教师,结果教师都一一准确迅速地作出回答。
同学们感到纳闷,这时教师亮出底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