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前不均倾位32例临床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不均倾位32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前不均倾位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和处理方法,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前不均倾位的认识和重视,防止处理不及时对母儿造成严重伤害。 方法 对2010年8月1日~2013年2月1日在本院分娩的32例前不均倾位产妇的年龄、孕产次、发病原因、产程中的表现、分娩方式、母儿产时产后并发症及诊治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院前不均倾位发病率为9.25%。产程异常集中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活跃期停滞。32例全部以剖宫产结束分娩。 结论 前不均倾位产时、产后并发症多,处理不及时,可能造成母儿严重损伤,故宜尽早做出诊断,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   [关键词] 前不均倾位; 剖宫产; 难产; 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停滞   [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a)-0035-03   前不均倾位是导致头位难产的常见原因之一,属严重的胎头位置异常,难以经阴道分娩,对母儿危害极大,早期难以识别,极易误诊和漏诊。为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和重视,现将本院收治的32例前不均倾位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8月~2013年1月本院分娩的孕妇3460例中,前不均倾位32例,发病率为9.25%。产妇年龄19~40岁,平均年龄27.9岁,初产妇29例,经产妇3例。孕周37+3~41+4周。新生儿体重2.8~4.1kg,平均体重(3.298±0.274)kg。病因:骨盆异常2例(6.3%),悬垂腹或腹壁松弛6例(18.8%),骨盆倾斜度过大11例(34.4%),原因不明13例。   1.2 方法   收集32例患者临床资料对32例前不均倾位的发病率、病因、产程中的表现、母儿产时产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分析。   2结果   2.1产程中的表现   32例前不均倾位临产至结束分娩时间平均17.4 h;其产程中的表现见表1,集中表现潜伏期或活跃期延长或停滞,其中12例(37.5%)潜伏期延长,经用地西泮静推或哌替啶肌注观察2~4 h仍宫缩乏力,产程无进展者,静滴缩宫素,观察4~6 h无进展,行剖宫产分娩。19例(59.4%)患者表现为活跃期延长或停滞,其中17例在宫口3~4 cm时停滞,其中5例产前诊断前不均倾位,产后检查产瘤确诊,14例以相对头盆不称,持续性枕横位或胎儿窘迫行剖宫产,术后确诊,术前诊断率仅26.3%。1例宫口开全后二程停滞,值班医生未能正确识别前不均倾位,行胎吸助产3次未成功,改行剖宫产,新生儿2850 g,产瘤位于左顶部,生后35 d死于严重产时并发症。此外,32例前不均倾位产程中出现宫颈水肿26例(81.3%),尿潴留21例(65.6%),宫缩乏力20例(62.5%),胎膜早破9例(28.1%)。   表2 32例前不均倾位产程中的表现   2.2 分娩方式   32例全部以剖宫产结束分娩,其中1例胎吸三次失败改行剖宫产。   2.3 母儿产时产后并发症   32例前不均倾位中6例发生取头困难,包括阴道上推胎头4例,“┻”形切开子宫2例(表2)。   3 讨论   自20世纪70年代凌萝达教授率先在国内提出前不均倾位导致头位难产后[1],80年代国内外研究较多,此后,国内外学者对此诊断也曾有过争议,有学者认为枕横位不均倾是枕横位的一种正常现象,它代表胎头侧屈的程度和进入骶骨弧的深度,后不均倾代表枕横位进入骨盆的早期,前不均倾多出现在产程的晚期,故只需按持续性枕横位处理产程即可。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自90年代至今,有关前不均倾位的文献不多。 除乐杰主编的第7版妇产科学将前不均倾位略去,绝大多数权威著作[2-5]仍将其列于胎位异常性难产章节,同时均指出前不均倾位和持续性枕横位产程中的处理存在本质性差别。程湘等[6-7]报道前不均倾位和持续性枕横位母儿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由本文亦可看出,前不均倾位母儿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前不均倾位是重要和不可替代的。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认识前不均倾位,以期在产程中尽早诊断,及时并正确的处理能有效地减少母儿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3.1发病率   胎头以枕横位入盆(胎头矢状缝与骨盆入口横径一致),胎头侧屈,以前顶骨先下降,矢状缝靠近骶骨称为前不均倾位[8]。发生率为0.55%~0.81%[5],近年来有作者报道发病率达1%,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可能与诊断的准确性提高有关。漏诊或误诊往往是由于对这种异常胎位缺乏认识有关。前文提及本院有1例前不均倾位漏诊,导致新生儿由于严重产时并发症死亡,故此后开始重视前不均倾位,规定产后必须立即查看产瘤部位,所以本文发病率达9.25%。   3.2 病因   前不均倾并非由于骨盆异常导致,本文32例前不均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