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韦成刚麻山大地“一盏灯”
韦成刚,一个看似平凡却不平凡的人,在感恩中成长,又在感恩中回报乡亲。
他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表情有些木讷。从外表看,平凡得像一块石头。
只有走近他,才发现他是不平凡的。他当过村干部,全心全意为民谋利;他知恩图报,为解决“出村难”问题,自筹近7万元为村民修桥;他是一名普通的供电所抄表员,5年多来尽职尽责,用“心灯”点亮麻山大地……
他先后荣获贵州省“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贵州省农村拔尖乡土人才、第三届贵州杰出青年农民、贵州省劳动模范等荣誉。2015年,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他,就是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松山供电所抄表员韦成刚。
修建“同心桥”
4月18日,紫云松山镇同心村春风拂煦,阳光明媚。
站在打边河边,望着这座已经完成主体工程、再过一个月即可竣工投入使用的桥,韦成刚万分感慨:“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过不了河啦!”
同心村有350余户,1300多人。打边河是格凸河的支流,穿村而过,村里人对它又爱又怕:一年四季,它从不干涸,滋润着两岸的田地。但在雨季,河水猛涨,水流湍急,河上却没桥。“雨季涨水,要到河对岸干活的村民,必须趟水过河;要过河上学的小孩,得由大人背着过河。水涨高了,大家只能待在家里干着急。”同心村村民吴永书说。
同心村一些村民曾经进行蔬菜种植和生猪养殖,因为河水的阻隔,产业无法发展壮大,只好纷纷选择外出打工。“我们的耕地条件是很好的,地势平整,农田连片,又不用担心灌溉。但这么好的田地却只能撂荒,80%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村主任杨胜方说,在河上修座桥,成了全村几代人的心愿。
作为同心村人,韦成刚小时候也经常在雨季里趟水过河,对此刻骨铭心。2015年正月,月工资仅两三千元的他,拿出全部积蓄,并向亲朋好友东借西凑,共筹了6.8万元,在同心村修起了“同心桥”。
但让他始料未及的是,6.8万元根本撑不起这座桥。在打下3座直径约一米、高出水面四米多的桥墩后,修桥工作不得不停工了。
韦成刚的善举感动了广大网民。今年3月2日,一条标题为“为小桥添块砖”的微信在朋友圈和微博中转发开来,韦成刚感恩乡亲、回报家乡的修桥善举得到一片点赞,网友纷纷众筹帮忙“圆梦”。
来自北京、上海、四川、贵州等15个省(市),乃至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187名网友自发捐款11万多元。不少人还特意来到同心村为韦成刚鼓劲。
“置身其中,心灵深处受到打动,韦成刚是在为身边的人谋福利。”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来到同心村修桥现场了解情况后,不仅自发捐款,还在微博中发起“爱心抄电工韦成刚”话题,引得网络名人纷纷转发并捐款。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说:“网络不仅是拍砖,更会用爱心添砖。”
3月30日这天,“同心桥”续建开工典礼举行,暂停近一年的小桥终于又开始建设了……
交通改善,让村民对未来信心满满,村支“两委”谋划着新一轮的产业发展。“桥就要修好了,309省道改为国道也将动工,对外运输的路也通了。下一步,我们马上要成立村级合作社,种植2000亩的冰脆李、蜂糖李等精品水果,再依托打边河和同心村的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杨胜方说,2020年同步小康,同心村决不拖后腿。
带富一方百姓
韦成刚修桥,并非偶然。修桥只是这个“吃百家饭”长大的汉子感恩家乡、回报乡邻的一个举动。
韦成刚生长在麻山腹地。因父母身有残疾,他家4亩地几乎撂荒,曾是村里最穷的一户。靠着政府救济和村民帮助,一家人才熬了过来。感恩,是从小就撒在韦成刚心里的种子。
高二那年,为了不再给家里添加负担,韦成刚放弃考大学的机会回家务农。他买来种植方面的书籍认真钻研,最先尝试了水稻新品种,第一年就收获3000多斤粮食。接着搞起稻田养鱼及养猪,种上蔬菜、西瓜等作物,收入最高的时候一年达10万元。
富起来的韦成刚,没有忘记乡亲――
1997年,韦成刚当上了村里的团支部书记,他带领着乡亲们修了7公里的沙石路。
2003年,韦成刚任同心村副主任,在同心村大力发展杂交油菜、烤烟、西瓜等经济作物种植,推广稻田养鱼和母猪养殖,成了麻山腹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2004年,当上村党支部副书记的韦成刚组建乡村图书室,鼓励村民阅读科技资料和创业书籍。同时,韦成刚还给村民传授养猪、养鱼、养鸭、种植早熟蔬菜的技术和经验,让手握锄头把的乡亲逐步掌握科技致富的“金钥匙”。
“山清了,水绿了,才能富得长久。”在带领大家致富的同时,韦成刚还积极推进家乡的生态建设。他向县园林局申请了10万株树苗,动员并带领村民在村寨周边500多亩荒坡上植树造林,既保持水土,又绿化家园。
为改善家乡河道的生态环境,他还带领村民整治河道,仅他个人就投工投劳绿化了河道2800余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