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改革史回顾
篇一:高考改革的历史走向
高考改革的历史走向
作者:rongm55
高考的政治走向关乎民族国家前途命运,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6级博士研究生林耀国前几年写的一篇报告《高考改革的政治分析》除了建设性建议:一年三考,多次考试改变“一考”定终生的落后制度外,提倡取消分省命题,统一考试,统一命题,统一录取等,都颇具建设意义。报告认为,在权力与资本的渗透下,高考改革导致社会强势地位的再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不公平,起码加剧了民众的不公平感。分省命题,不统一考试,不统一命题,不统一录取,固化了不公平性。
我国将高考列为定制是在1952年,不过建国后的十几年中,高考的规模较小、限制较多,且多有反复,尚未成为精英选拔的主要渠道。1977年底“文革”结束,社会恢复常态之后,最高决策者在第一时间决定立即恢复高考,并将此举作为“拨乱反正”的突破口。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高考制度基本上实现了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目标。通过“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高考,中国的精英教育实现了社会来源的多样性,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阶层流动,部分地打断了代际遗传。
但最近十余年(1998~2011年),高考制度已经、正在并将继续发生较大的变化,其中包括:招生规模急剧扩大;全国统考的名义仍在,但多数省份开始自行命题而不再使用全国统一试卷;高考的形式和内容发生较大变化,一些大学获得了较大的招生自主权、开始尝试多元化的入学方式;并出现名目繁多而公正性遭到质疑的高考加分、推荐保
送等制度。 尽管存在大量的负面舆论,但民众仍在很大程度上继续保持对高考公平性的信仰,对一流大学的崇敬向往有增无减,这种强大的传统制约了改革的深化。
1998年是中国高考制度史上的转折之年,大规模的改革从这一年拉开序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市场化改革,比如国有企业改制,财税体制改革,住房、医疗等福利制度改革等。高考改革是这一波改革浪潮的组成部分。高考是一种资源分配的制度:对农家子弟而言,它是进入城市的重要渠道,对平民百姓,它意味着“干部”身份的获得;对弱势阶层而言,高考是向上流动的机会,对强势阶层则是维持、强化并复制既有的优势地位的手段。因此,高考改革的实质,就是对资源的重新分配。
报告将这十余年来的高考改革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扩招;二是高考内容与形式的变化;三是一流大学招生自主权的扩大;四是高考加分政策与保送制度改革。报告认为,高考改革中的某些方面背离了中国社会的传统,带有一定的偏向性。
(一)高考内容与形式的改革
1998年3月,国家教育部“九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组”提出了三种高考改革建议方案, 即“3+X” 方案、 “3+2(综合)”方案以及“一年两次考试”方案。三套方案都试图调整高考的科目或形式,关键是要加强“综合能力测试”,让“考生有更大的选择自由,高校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到2002年高考科目改革的“3+X”模式在全国31个省、市、自
治区全面铺开。科目设置的调整,要害在于“增加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分量”,单靠重复、记忆和课堂学习很难再获得高分,导致应试的成本大大提高,使得强势阶层在高考中具有更大优势。教育部还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逐步展开了中学阶段的“新课程改革”。随着这一改革的深入,很多省份的高考内容也进一步调整,更加突出“综合素质测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推进改革者基本上没有考虑农村教育工作者和农村学生的意见,甚至在多数省份没有举行哪怕象征性的听证会或公开征求社会意见。由于经费、师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学校(也包括许多“县中”或者大城市中的非重点学校)很难将“新课改”落实。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优质资源进一步向中心城市的重点中学集中。 与此同时,高考还逐渐实行了“分省命题”。2002年北京开始试行单独命题之前,全国除上海之外的各省市区基本上 均使用全国统一卷。2004年这项改革推广到了天津、辽宁、 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9个省市,2006年全国共有16个省市“试点”,2008年增加到18个。分省命题的最大问题在于,这一改革使考生的跨省衡量失去了统一依据。既然没有统一考试、没有统一标准,高考录取的地域不平等现象更加固化。
(二)自主招生
2001年,江苏省的3所高校率先实行了“自主招生”的试点工作。2003年2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招生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不超过
招生总数5%的自主招生权。需要特别说明的是,5%的限制实际上没有得到执行。各一流大学以“扩大办学自主权”为由,出台了各类招生新政。这些政策并没有明确的依据,而且大多都只是在即将实行甚至已经实行之后,才象征性地向教育部学生司报文备案。 截止到2009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