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克思对人本质认识的发展历程
[摘 要]对人的本质的探索是自文艺复兴以来哲学家们孜孜以求的问题,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对人本质的认识虽不断进步,但都没有形成科学的认识。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解答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批判继承以前一切旧哲学的基础上逐步转化过来的,他主要经历了对宗教的批判,对黑格尔纯思辨的人的批判和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批判,最终站在实践的视角上实现了对人本质科学的解释,即经历了从“自我意识”到“类本质”再到“人的真正本质”的认识发展过程。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本质;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A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6 ― 0005 ― 03
自文艺复兴提出以人为中心的观点以来,对人本质的探索一直是困扰哲学家们的问题,从康德“人为自然立法”到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虽然对人本质的探索不断进步,但都没形成对人本质科学的解释。黑格尔那里的人只是思维活动的人,没有碰触现存的世界。费尔巴哈从对唯心主义的批判中超越了对人本质纯思辨的理解,重视对人的研究,并宣称自己的哲学是人本学,把人作为他哲学的最高对象,但费尔巴哈由于没有把人的活动看成是彻底的革命的实践活动、没有从历史角度去考察,所以他把人仅仅理解为自然的生物意义上的一般的人,把人看成是抽象的孤立的个体,对人的本质理解为“类本质”,“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普遍性,”①并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说成是感情、爱的抽象,而不懂得人与人之间其他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在这里费尔巴哈认识到了从人的本质出发寻找宗教的本质,认识到了上帝是按照人的形象创造出来的,是人的异化,但是由于他对人本质认识的不彻底性,导致他对宗教的本质也没有完全搞清楚。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费尔巴哈思想的基础上,对人本质的探究逐步立足和深化到实践的视角上,最终得出对人本质正确的认识。
一、在《德法年鉴》中对宗教的批判中彰显人性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索先是开始于对宗教的批判。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在历史上曾长期处于统治地位,而且在当今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作为人们的普遍信仰而存在,也已形成了一定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理论体系,但宗教从本质上来讲还是源于对人精神的异化。但以往学者对宗教的研究侧重于寻找宗教产生的根源,并主要把宗教的产生归结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对自然力量虚幻的认识,把自然界的力量神秘化为神,敬畏自然;二是社会统治阶级对人们压迫而产生绝望转化而来的对神解救的期望,希望找寻一个能够解放自己的另一个世界。这样两种原因就使人们对宗教的理解在理论上出现误区,把宗教理解为迷信和统治阶级的工具,从而把宗教和科学对立起来,把宗教和国家法律、道德等同起来,力图消灭宗教,消灭宗教产生的危害。这种理解虽然也形成了一定的理论系统,但还是忽略了从人的角度去思考宗教的存在,没有看到宗教本身有着深厚的宗教根源。马克思作为犹太人,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否定宗教的,而是随着自身认知的增长而逐渐转变的。马克思在中学时,仍然是一位有神论者,他歌颂宗教,赞美宗教,认为只有基督才能拯救世人,要我们热爱上帝,感激上帝,崇拜上帝,用爱的眼神注视上帝。在这个时期,马克思把宗教作为教化人们内心的崇高救世主,也就是说这个时期马克思对人本质的认识同当时整个社会人们的认识一样,没有突破宗教对人精神异化的认识界限。直到1844年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已经背叛了宗教,转变了对宗教的看法,开始批判宗教。他批判了鲍威尔把犹太人的解放归结为放弃宗教。鲍威尔把人的解放寄托于宗教,认为是宗教统治着人们,犹太人要想获得自由就要放弃对宗教的信仰,然而他没有看到人本身的力量。马克思批判到:“我们不是到犹太人的宗教里去寻找犹太人的秘密,而是到现实的犹太人那里去寻找他的宗教的秘密。”①马克思把犹太人和宗教的关系颠倒过来,明确指出不是到宗教里去寻找犹太人解放的秘密,而是要立足于犹太人的现实生活,从犹太人的现实生活状况中解释宗教的秘密,从而正确寻找犹太人解放的途径。同时还指出政治的解放和国家的解放同样都不能实现人的解放,犹太人必须从人类的现实中才能找到解放自己的途径。这就和中学时的认识发生了根本转变。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又进一步对宗教进行了批判,写到:“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②把宗教理解为人的自我意识,而这种自我意识是与人的本质相一致的,是人成为一个人的真正标志,而宗教就是人们自我意识的丧失,人们在现实中找不到自己的存在,只好在宗教中以虚幻的形式存在着。更进一步凸显出宗教的本质,恻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