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docVIP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4月~2012年9月实施PICC置管、临床资料完整的623例患者,分成感染组和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PICC相关感染危险因素。 结果 PICC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为1.25/1000导管日,感染组79例,对照组544例。两组糖尿病、操作人员年资、本次穿刺次数、穿刺技术、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周期、导管移动、药物种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操作人员年资低(5年)、直接穿刺、导管留置时间长(≥100 d)、导管移动是PICC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PICC相关感染的发生与PICC操作及留置过程的技术娴熟度和操作规范性密切相关,应加强护理技术水平的提高,避免危险因素对PICC置管的影响,降低感染率,确保患者获得优质医疗服务。   [关键词]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9-0023-03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长期留置、无痛、安全的静脉通路,适用于多种疾病患者的治疗,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PICC相关感染的发生率风险较高,由于中心静脉置管,局部感染、定植易通过血行传播,从而导致全身感染的发生,是PICC置管主要的并发症,是医院感染的原因之一,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分析相关影响因素,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将有助于减少PICC相关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本研究对623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0年4月~2012年9月在我院实施PICC置管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623例,男352例,女271例,年龄24~85岁,中位年龄61岁,治疗期间常规PICC护理及换药。   1.2方法   收集6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合并症、穿刺季节、操作人员经验(年资)、本次穿刺次数、穿刺技术(直接穿刺或B超引导穿刺)、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周期、导管固定是否牢固、药物种类(普通药物或高刺激、高粘性等特殊药物)、是否使用激素。按住院期间是否发生PICC导管相关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   1.3诊断标准   依据2000年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及2007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制定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诊断标准[2]:局部感染为穿刺点红肿、疼痛或细菌培养阳性;血行感染需具备(1)及其他任何一项:(1)患者临床出现发热、寒颤,体温38℃;(2)导管头、导管节细菌培养阳性,但血培养阴性,排除PICC以外感染来源;(3)拔除导管48h内未改用新抗生素,症状好转;(4)导管节段细菌培养阴性,但至少两个血培养阳性结果为同一株皮肤共生菌,且排除其他血行感染来源。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均视为PICC导管相关感染计入统计。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住院期间共79例患者发生PICC导管相关感染,累计导管时间63169d,PICC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为1.25/1000导管日,其中局部感染64例,血行感染15例;感染组79例,对照组544例。   2.2两组患者PICC导管相关感染相关因素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穿刺季节、使用激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操作人员年资、本次穿刺次数、穿刺技术、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周期、导管移动、药物种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于以上相关因素的患者发生感染风险均大于无暴露因素患者的2倍,其中操作人员年资OR最高,见表1。   2.3 PICC导管相关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将以上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赋值,以发生PICC相关感染为因变量,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操作人员年资低(5年)、直接穿刺、导管留置时间长(≥100d)、导管移动是PICC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3讨论   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是一种深静脉置管技术,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了一种方便、安全的静脉输注方式,是肿瘤化疗、大面积烧伤、危重症及需要长期静脉输注治疗患者的主要静脉置管方式。但其相关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由于各类型留置导管感染率不同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