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确诊脊柱转移瘤患者行脊柱正侧位X线平片检查、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的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敏感性。结果:65例患者中,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确诊脊柱转移瘤43例(66.2%),X线平片确诊24例(36.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诊断发现受累骨节数86个、椎体骨质破坏44例、骨性椎管受累25例,椎旁软组织和腰大肌受侵44例。结论:螺旋CT扫描机三维重建有助于脊柱转移瘤的临床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重建; 脊柱转移瘤
临床研究显示,脊柱是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特别是肝癌、肺癌骨转移最常见累及的部位,多数学者认为脊柱转移瘤的多发性与脊柱系统血流丰富及其特殊静脉系统存在密切关联[1]。早期借助影像学检查手段判断脊椎转移瘤存在与否,以及转移瘤的侵犯程度和范围,对指导肿瘤的临床治疗与预后评价也极为重要的意义[2]。对此,笔者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诊断的65例脊柱转移瘤的影像学检查资料,拟对照研究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敏感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 年10月笔者收集了65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为脊柱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1例,女24例;年龄46~73岁,平均(53.5±6.0)岁;原发性肝癌20例,胃癌16例,肺癌10例,乳腺癌11例,前列腺癌5例,宫颈癌3例。上述病例患者主要就诊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脊柱局部疼痛,部分患者同时伴有神经根或脊髓受压症状如放射痛、病理反射、触觉功能丧失等。全部病例同时进行常规X线和多层螺旋CT检查。
1.2 检查方法 全部患者就诊后均行脊柱正侧位X线平片检查。同时采用Phillips Brilliance型螺旋CT机对检查椎体进行连续扫描,患者取仰卧位,定位像确定扫描范围,肘正中静脉高压注射碘海醇100 ml,延迟16~21 s后行动脉期增强扫描,层厚2~3 mm,FOV 20 cm;应用ADW 4.2工作站处理动脉期、静脉期扫描原始数据,采用层厚1.25 mm,螺距1 mm,矩阵512×512进行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及多平面重建(MPR),所有病例均行多平面重建,以软组织窗和骨窗观察。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全部病例的X线平片及CT表现,并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评估:脊柱转移瘤例数、各种病变例数、受累椎骨节数、压缩骨折节数、椎管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螺旋CT检查与X线平片检查诊断脊柱转移瘤的敏感性 65例患者中,经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确诊脊柱转移瘤43例(66.2%),X线平片确诊24例(36.9%),螺旋CT检查诊断脊柱转移瘤的敏感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检查(P0.001)。见表1。
2.2 脊柱转移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 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诊断发现受累骨节数86个、椎体骨质破坏44例、骨性椎管受累25例,椎旁软组织和腰大肌受侵44例,检出例数明显多于X线平片。见表2。其中,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图像显示病变椎体或椎弓、小关节、棘突等附件骨质破坏呈筛孔状、虫蚀状、溶骨样破坏39例(图1-2),成骨样破坏5例(图3)。
3 讨论
脊柱是全身恶性肿瘤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有研究表明,约50%~83%的癌症晚期患者检出有肿瘤的骨转移症状[3-5]。一般认为,除动脉、淋巴、蛛网膜下腔及邻近病灶等途径外,多数脊柱转移瘤是因胸腹腔内静脉中的癌栓直接侵入椎静脉系统、转移至脊柱所导致的。
脊椎骨髓瘤以椎体多灶性、小片状、虫蚀样骨破坏为主,按骨性破坏分型可分为溶骨型、成骨型、混合型三类,本组螺旋CT检查发现的44例椎体骨质破坏病例中,溶骨性破坏就占大多数,共39例,成骨型仅5例,未发现混合型改变。但脊柱转移瘤的CT表现取决于不同的肿瘤类型和不同部位,肺癌、胃癌或其他恶性肿瘤呈溶骨类型于不同部位的CT表现也是有所差异的[6-7]。其中,多数脊柱转移瘤呈溶骨性破坏,溶骨性破坏往往较完全,破坏灶多位于椎体中部松骨质内,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影,边缘不规则,螺旋CT及三维重建图像可见椎体骨破坏灶内有少量残留碎骨片,原发癌多为肺癌、胃癌等[8];成骨型破坏CT表现多反映为斑片状、结节状或椎体骨质密度均匀、一致增高,此型多见于乳腺癌、鼻咽癌。
此外,与多层螺旋CT对脊柱转移瘤的检出和评估的敏感性比较,X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