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   摘 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采用了转换层以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需求。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也引起工程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以某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为例,结合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目标,进行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分析计算,判断出薄弱构件的位置,并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为今后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转换层;高层建筑;抗震性能设计;弹塑性分析;抗震措施   随着高层建筑向体型复杂、功能多样、造型新颖的方向发展,转换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高层建筑转换层的设计造成建筑物的刚度发生突变,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转换层上下容易形成薄弱环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抗震设计一直以来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点,要使工程建设真正能够减轻甚至避免地震带来的危害,把握好抗震设计是关键。因此,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抗震设计必须合理科学。下面结合工程实际,对带转换层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1 工程概况   某住宅小区5#,8#楼地上均为32层,房屋高度均为99.95m,主要建筑功能:地下室用作人防和库房,1~4层为商业,5~32层为住宅,通过在层4设转换层实现建筑功能的变化,层1~3高4.2m,层4高5.3m,层5高3.15m,标准层层高2.9m;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为甲级,4 层及4 层以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5 层以上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 0.2g) ,设计地震分组为三组,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特征周期: 小震为0.45s,中震为0. 45s,大震为0.50s。风荷载取值: 基本风压为0.35kN /m2 ,地面粗糙度为C类。小区转换层结构平面见图1A,标准层结构平面见图1B。   图1   2 地基基础设计   基础选用平板式筏形基础,5#楼持力层为卵石层,8#楼持力层为卵石层和砂岩层,筏板厚度为1.5m(部分筏板厚度为1.8m)。5#楼和8#楼的基础有效埋置深度分别为14.35m和14.15m。砂岩层为强风化状态,岩性呈散体状-短柱状,遇水、遇扰动、暴露于空气中均易风化,施工中严格采取三防措施(防水、防扰动、防风化)确保地基可靠性。强风化砂岩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经现场载荷试验测定后的结论为:在降水后、未扰动的状态下为457kPa,满足承载力要求。   3 结构体系及布置   3.1 结构选型   8#楼选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框支层位于4层,框支梁、柱均采用型钢混凝土构件,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   3.2 结构布置   周边剪力墙和核心筒剪力墙尽量落地,落地剪力墙均匀布置并加大厚度,保证框支层剪力墙具有足够的抗侧刚度和抗扭刚度。框支柱、框支梁及框支梁上部剪力墙三者中心线对齐,避免产生偏心扭矩。   4 结构抗震性能目标   为保证本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超过规范三水准设防的要求,采用抗震性能设计方法,根据本工程的超限情况,拟定抗震性能目标为D级,可表述为“小震无损、中震中损、大震较重损”,各性能水准结构预期的震后性能状况和层间位移角控制指标见表1。   表1 结构抗震性能目标   5 结构计算与分析   5.1 计算软件   由于8#楼属于较复杂的超限高层建筑,因此选用SATWE和MIDAS两种计算软件进行结构计算和对比,结构嵌固端取在地下1层顶板,由于结构平面为Y形,故结构计算时增加沿Y形两翼2组附加地震作用方向进行结构计算。   5.2 小震下弹性计算的主要结果   小震作用下两种程序整体计算的主要结果汇总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种程序计算的主要指标是基本吻合的,具有可对比性,且均满足规范要求。由于结构平面为Y形,存在较多的凹口,削弱了平面的整体性,采用弹性楼板模式进行内力配筋计算,以充分考虑楼板刚度对结构构件的影响。   表2 小震作用下整体计算结果汇总   5.3 转换层相邻上下层结构侧向刚度比分析   带转换层的结构易产生刚度突变,从而形成软弱层,对抗震不利,按规范的相关要求,对3种刚度比进行了严格控制,避免了薄弱层的出现。   (1)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简称高规)附录E.0.2条的要求,按公式3.5.2-1计算转换层与相邻上一楼层的侧向刚度比γ1=(V4Δ5)/(V5Δ4),计算结果见表3。转换层与相邻上一楼层侧向刚度比γ1均大于0.6,满足规范要求。   表3 相邻楼层侧向刚度比计算   (2)根据高规公式3.5.2-2计算转换层与相邻上一楼层的侧向刚度比γ2=(V4Δ5h4)/(V5Δ4h5),计算结果见表3。转换层与相邻上一楼层侧向刚度比γ2均大于1.1,满足规范要求。   (3)根据高规附录E.0.3条的要求,按公式E.0.3计算转换层下部与上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