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想像力与创造力是怎样被“灭”的?.docVIP

想像力与创造力是怎样被“灭”的?.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想像力与创造力是怎样被“灭”的?   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如何被扼杀的?在他们成长的路途上,我们又能做点儿什么呢?   “正确答案”是唯一的吗?   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很多家长就已经在做着同样的事——将孩子逼上想象力、创造力惨遭扼杀的“绝路”。从耐心而温和地告知孩子正确答案,到简单粗暴地否决孩子的想法、做法,最终都殊途同归,走向了一个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终点。   让我们看看下面的场景:   一位妈妈指着一本书上的简笔画香蕉问孩子:“这是什么呀?”   孩子不假思索便回答:“月亮。”   妈妈:“怎么会是月亮呢?月亮长得像这个样子吗?”   孩子:“是的。”   妈妈:“你认真看看,到底是什么呀?”   孩子:“就是月亮呀。”   妈妈:“你看,这里还有一个把儿呢。它到底是什么呀?”   孩子:“月亮。”   妈妈:“不对,这是香蕉。记住了啊,这是香蕉。你看,这个才是月亮呢。”   我相信,对很多父母来说,这个场景并不陌生,它也许发生在身边其他人身上,也许就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   那个月牙一般的形状,为何不可以是月亮、小船、眉毛或者其他事物,而必须是香蕉呢?正确答案真的是唯一的吗?   过分求同可能压抑创新的能量   我能理解为什么会有很多人不由自主这样去教导我们的孩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我们成长过程中接收到的一切早已铭刻到我们骨子里,成了我们下意识的反应。可是,当我们认同了某个所谓的“正确答案”,并且要求孩子也如此认同的时候,孩子内在最真实的声音便被否决了。   当他内在的声音被否决,初始时,他会抗争。抗争失败,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   有的孩子会以更加强有力的方式继续抗争,于是,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孩子的内心充满了对抗的能量,对抗的能量与创新的能量此消彼长,创新的能量自然就被削弱了;另一些孩子学会了乖巧地服从,他创新的能量则被压抑了,变得无法流动。   当这样的场景不断上演,终有一天,孩子因“习得性无助”(是指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于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而放弃抗争,最终变得缺乏主见,不再信任自己的感觉,不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凡事都会为其他人给他一个所谓“正确答案”而松一口气,或为自己没有说出“错误答案”而庆幸。   孩子的思维、行事模式,与学龄前的经历关系密切。一个从小就唯唯诺诺、不得不逢迎家长的孩子,成年后也很难摆脱这种模式。小时候他可能期待家长、老师给出正确答案,成人后,他只好期待领导、同事给出正确答案,轻易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或因依赖他人给出想法而变得没有自己的想法。但凡需要自己做决定时,他就无所适从。试想,一个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想法或者根本就缺乏想法的人,他的想象力、创造力如何体现呢?   林怡   著名早教专家,亲子畅销书作家,林怡育儿网站、育儿会所创办人。新书《上幼儿园不用愁》,为幼儿园宝宝家长解决与幼儿园相关的大小烦恼。   求同,也可积累创新的能量   不过,我也很欣慰地看到,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这个问题。常常有朋友咨询我:“我的孩子就知道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别的孩子干什么,他就跟着干什么。更气人的是,有些事情他明明不想干,但不懂得拒绝,人家要他干,他就乖乖地干。我也告诉过他,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如果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可以告诉人家‘我不想做’,但是一点效果都没有。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这个状况呢?”我非常理解父母们的这种担忧,谁甘心自己的孩子将来缺乏主见,人云亦云呢?   事实上,孩子跟随小伙伴,仅仅是他模仿与学习过程中一个阶段性的需求而已。随着他社交技巧越来越娴熟,他在跟随与模仿他人的过程中获得越来越多的信息,积累创新的能量。前提是,在孩子貌似盲从的时候,我们能接纳他,并寻找机会帮助他以不同的视角看待一切,帮助他拥有更开阔的思路,以更宽广的心胸接纳一个多元化的世界。   与你不一样,让我走得更远   要做到这点,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脑子里有这根弦,稍微用点心思就可以了。比如搭积木,这是我们很多家长都会跟孩子玩的一个游戏,那么,利用搭积木的机会,我们就可以不着痕迹地给孩子一些引导。在琛琛小的时候,我是这样参与他的游戏的:   琛琛:“妈妈,你帮我搭个大高楼吧!”   我:“没问题呀,看我的。”我一般都会响应,随后认真地陪他搭“高楼”。而他会模仿。   当然,不管孩子如何模仿,我们搭的高楼总会有差异。当这种差异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一般会将关注的重心引导到这种差异上来:“哇,你搭的跟我不一样呢!我觉得你这个高楼很有特点哦。你看,这一层楼还是半圆形的呢。嗯,我也要再搭一个不一样的高楼。”然后我们开始搭各种不一样的高楼,并且,双方都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