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pptVIP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细胞信号转导 ●概述 ●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酶连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信号的整合与控制 第一节 概述 ●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 ●信号转导系统及其特性 一、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 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与靶细胞相应的受体相互作用,然后通过细胞信号转导产生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细胞通讯方式: ?分泌化学信号进行通讯 ?接触性依赖的通讯 ?间隙连接实现代谢偶联或电偶联 (二)信号分子与受体 ●信号分子(signal molecule) ?亲脂性信号分子:主要包括甾类激素和甲状腺素 ?亲水性信号分子:神经递质、生长因子、大多数激素。 ?气体性信号分子:NO,能进入细胞直接激活效应酶 ●受体(receptor) ●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 ●分子开关(molecular switches) 受 体 是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的大分子。 根据存在部位分为:细胞内受体、细胞表面受体 根据信号转导机制和受体蛋白类型不同: 离子通道耦联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连受体。 包括两个功能区:配体结合区----具有结合特异性 效应区 ---------具有效应特异性 二、信号转导系统及其特性 细胞转导系统的基本组成与信号蛋白 细胞内信号蛋白的相互作用 信号转导系统的主要特性 第二节 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细胞内核受体及其对基因表达的调节 两步反应阶段: ?初级反应阶段 ?次级反应 ●一氧化氮介导的信号通路 第三节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二、G蛋白耦联受体所介导的信号通路 (一)以cAMP为第二信使的信号通路 ?反应链: 激素→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cAMP→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基因调控蛋白→基因转录 cAMP信号如何终止? (二)磷脂酰肌醇双信使信号通路 ? “双信使系统”反应链:胞外信号分子→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 →IP3→胞内Ca2+浓度升高→Ca2+结合蛋白(CaM)→细胞反应 磷脂酶C(PLC)→ →DG→激活PKC→蛋白磷酸化或促Na+/H+交换使胞内pH? IP3和DG信号如何终止? IP3是通过依次去磷酸化形成自由的肌醇。 DG是通过DG激酶使DG磷酸化成为磷脂酸,进入磷脂酰肌醇循环;或被DG酯酶水解为单酰基甘油。 (三)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离子通道的调控 1.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 ?特点: ①主要存在于神经细胞或其他可兴奋细胞间的突触信号传递 ②跨膜信号转导无需中间步骤 ③受体/离子通道复合体 ④选择性:配体的特异性和运输离子的选择性 2.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离子通道及其调控 3.Gt蛋白耦联的光受体的活化诱发cGMP-门控阳离子通道的关闭 第四节 酶连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一、受体酪氨酸激酶及RTK-Ras蛋白信号通路 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RTKs) 二、 细胞表面其他酶连受体 ?受体丝氨酸/苏氨酸激酶(TGF-β受体) ?受体酪氨酸磷酸酯酶 ?受体鸟苷酸环化酶(配体:心房排钠肽) ?酪氨酸蛋白激酶联系的受体 三、细胞表面整联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 第五节 信号的整合与控制 一、细胞对信号的整合 细胞对信号反应表现发散性或收敛性特征 蛋白激酶的网络整合信息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

文档评论(0)

wojiaolei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