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气象物候_433869.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 气象物候 预习要求 1、课前收集资料,了解什么是气象,什么是物候,课堂预习时交流。 2、阅读两篇选文,思考:气象物候与人类有何关系?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对云都有哪些了解;是否曾经有过通过观察天气使自己得到帮助的经历。 活动二:看云识天气 阅读选文《看云识天气》,思考:这篇说明文的结构如何?请你理出来。 再读选文,研讨内容 小组合作,思考: 1、云的形态、高度与天气的变化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2、第二部分分三个层次,具体说明了哪些内容? 光 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 彩 天气征兆 活动三:大自然的语言 预习要求 阅读四首古诗,看看每一首诗中谈到了哪些物候现象和知识。 专题 气象物候 预习要求 1、交流收集的古诗,了解这些古诗中的物候现象。 2、课前收集有关物候的谚语,课堂预习时交流。 课堂交流一 每一组选择收集的一首古诗,来谈谈诗歌中体现出来的物候现象。并简要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课堂交流二 每一组在白板上展示收集到的有关气象、物候的谚语各3条、成语5个。 关于物候谚语 蚯蚓路上爬,出门要赤脚。 蚱蜢扑脸,大雨不远。 泥鳅疯癫,大风暴雨在眼前。 蜘蛛添丝天放晴,蜘蛛结网大风起。 久雨鸟鸣,天空会转晴。 腊梅花向下开,大风卷雪登门来。 燕低飞,披蓑衣。 蚂蚁搬家,蛇过道,不久雨就到。 蜻蜓高,晒得焦,晴蜓低,带蓑衣。 蚂蝗不安,预兆有雨,泥鳅暴跳,雷雨快到。 水缸穿裙,大雨将临。 蚊子成群嗡嗡叫,大雨就要到。 烟不出屋,滴滴笃笃。 雨后知了叫,晴天便到。 1、根据《大自然的语言》中的物候学知识,你认为形成《塞下曲六首(其一)》中“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交流 2、作者在这里写的目的是什么? 从物候知识来讲,这是由于高下的差异。“天山”海拔甚高,气温自然偏低。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 五月是最热的夏至、小暑,而祁连山尚且如此寒冷,天气如此恶劣,其他季节可想而知。 2、竺可桢先生从物候学的角度,认为王之涣《凉州词》中的 “黄河远上白云间”中“黄河”应作“黄沙”,并且引了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王维的“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等诗作证,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探究交流 A:我认为“黄河远上白云间”更合理。《凉州词》是一首诗,一篇文学作品。如果是“黄沙直上白云间”的话,就显得太过直白;而“黄河远上白云间”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俪飞上云端,多么富有美感!尽管玉门关离黄河流域甚远,但文学是可以发挥想象的,可以虚构、夸张、移用。 3、玉门关在我国今天的什么地方?你能理解“春风不度”吗? 在今天的甘肃。 B:我认为“黄沙远上白云间”更合理。从地理学角度分析,玉门关离黄河流域甚远,根本看不到“黄河”,何谈“远上白云间”?从物候学的角度看,“黄沙”直上“白云间”当是当地实景,是事实。另外,“黄沙远上白云间”也描绘出一幅荒凉之景,与全文风格相协调。 3、数学家华罗庚针对卢纶的这《塞下曲》也写下了几句诗: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时,怎得见雁飞?想一想,他的理由是什么? 探究交流 根据物候特点,北方大雪纷飞时,不可能有大雁,因为大雁早已南飞。 华罗庚的质疑精神告诉我们:学习前人的经验,并不是说要拘泥前人的经验,我们可以也应当怀疑与批评前人的结果。当然,怀疑与批评必须从事实出发。 从这件事情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探究交流 4、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写的是几月的景象?你的根据是什么? 根据物候特点,桃花始开,江水变暖,蒌蒿遍地,芦苇发芽,应该是早春二三月的景色。 你还能说出一些诗歌中通过物候反映 时令的诗句吗? 拓展延伸 第三课时 这首诗开头两句揭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植物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变化;第二,这种循环变化是随气候为转移的,春天一到,万物就要复苏了。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古代诗人对自然界观察之细致,使后代人佩服不已,这首诗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山下芳菲尽,而此处桃花始盛开?北宋科学家沈括经过反复思索,得出这是由于山地气候对植物的影响。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山中。???

文档评论(0)

dd5454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