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治疗的近期目标是全面降糖,防止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治疗的远期目标是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要想控制糖尿病,一定要坚持糖尿病综合管理的科学理念。我们常说的“五驾马车”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基础,其中糖尿病教育是核心,饮食控制是基础,合理运动是手段,药物治疗是降糖的武器,科学全面地监测是血糖达标的保障。另外,近些年对糖尿病心理和糖尿病预防比较关注,我们在五驾马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点,即心理健康是糖尿病治疗的前提,预防并发症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终极目标。统称为“健康新7点”,即教育、饮食、运动、药物、监测、心理和预防。 *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科学的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饮食控制贯穿糖尿病治疗的始终,通过科学饮食可以帮助您减轻胰岛负担、纠正代谢紊乱,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内,以及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科学饮食的四个原则是:合理控制总热量,平衡膳食,各种营养物质摄入平衡,称重饮食,定时定量进餐,少量多餐,每日3-6餐。每日至少进食三餐,早/中/晚餐的食物比例为1/5、2/5、2/5或1/3、1/3、1/3,通过减少每餐份量,增加用餐次数的方法可降低血糖波动,每日加餐的时间最好在10点、16点和睡前。您可能会认为控制饮食很难做到,当您坚持一段时间您就会发现饮食控制的好处,科学地饮食同样可以享受健康生活。 运动也是降低血糖的一个手段,合理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减轻体重,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水平和心血管功能,有利于疾病预防和心理健康。可见,运动是有很多好处的。 适合糖友的运动项目有很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但不管选择哪项运动都要牢记运动的总原则,那就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和持之以恒。 药物治疗是降糖的重要武器,当饮食和运动不能控制血糖时,就需要药物来帮助了。 2型糖尿病患者什么时候应该开始药物治疗呢?经过生活方式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仍不达标,大于7%,就应该开始药物治疗了。 目前的降糖药物主要包括三大类,口服降糖药、胰岛素和GLP-1受体激动剂。口服降糖药分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 和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经历了1、2、3代的改进,第1代胰岛素为动物胰岛素,补充外源性胰岛素,达到了控制血糖的目的,挽救了很多糖尿病患者的生命;第二代胰岛素为人胰岛素,改善了动物胰岛素的免疫原性,减少了过敏反应;第3代胰岛素为目前最先进的胰岛素,更好的模拟生理,更安全、更方便。 GLP-1受体激动剂为新一代肠促激素类,通过增加GLP-1的作用而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全方位的自我监测是血糖稳定的保障。自我监测可以帮助您: 有效监控治疗效果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坚持监测,控制血糖长期达标 有助于调节饮食、运动及药物剂量间的平衡 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自我监测一定要注意全方位监测,不仅要注意监测血糖的指标,还要注意监测危险因素。 自我监测一定要注意全方位监测,不仅要注意监测血糖的指标,还要注意监测危险因素。 监测血糖的频率为: 血糖控制差的患者应每天监测4-7次 已达到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天 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在开始阶段每日至少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监测2-4次; 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达标后每周监测血糖2-4次。 要注意: 每月查一次:体重、血压、腰围/臀围 每两至三个月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足背动脉搏动及神经病变检查 每半年至一年查一次:血脂、眼底、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心电图,必要时做胸部X线检查、口服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释放试验 只有全方位的监测才是健康的保障。 心理健康是控制糖尿病的前提,糖尿病是一种公认的身心疾病,心理状态影响血糖的控制情况,要想治疗糖尿病,必须先治疗心病。保持心理健康可帮助您乐观地面对生活,摆脱不良情绪可以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如何成就心理健康呢? 首先要正确认识疾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只要正确、有效地治疗,血糖达标了,就能明显延缓或减少并发症; 其次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客观接受病情,立即治疗,树立起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再次是保持乐观的心态:要用乐观主义精神与糖尿病作斗争;战略上蔑视,战术上重视 心理健康了,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 没有并发症,您就没有并发症所带来的痛苦,不受并发症的威胁,也就不用承担并发症所带来的巨大经济负担,就可以享受与健康人一样的幸福生活。可以说预防并发症是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终极目标。 * 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 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 口服降糖药 第1代:动物胰岛素(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 控制血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