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感知信息统一识别和传输.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RFID 感知信息统一识别和传输 —RFID感知信息统一识别和传输 文/北京兰邦高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郭松 物联网在继PC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成为信息产业革命的第三次浪潮,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把物联网提到很高的战略位置,各级政府都给予物联 网发展大力支持,物联网已经从概念到应用阶段。 本文将从RFID发展现状、RFID发展瓶颈、RFID瓶颈问题解决方法、创新技术其它应用等四个方面阐述物联网应用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RFID发展现状 RFID基本工作原理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RFID),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射频识别RFID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数据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电子标签发送的无线数据发送费读写器,读写器接收数据,处理后发送给控制电脑进行数据处理。控制电脑将要写给电子标签的数据传输给读写器,读写器将数据发送给电子标签,向电子标签写入数据。 RFID的通信协议 射频标签与读写器之间交换的是数据,由于采用无接触方式通信,还存在一个空间无线信道。因而,射频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数据交换构成的是一个无线数据通信系统。在这样的数据通信系统模型下,射频标签是数据通信的一方,读写器是通信的另一方。要实现安全、可靠、有效的数据通信目的,数据通信的双方必须遵守相互约定的通信协议。没有这样一个通信双方公认的基础,数据通信的双方将互相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步调也无从协调一致,从而造成数据通信无法进行。 RFID技术标准现状 与RFID技术和应用相关的国际标准化机构主要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世界邮联(UPU)。此外还有其他的区域性标准化机构,如CEN;国家标准化机构,如BSI、ANSI、DIN;产业联盟,如ATA、AIAG、EIA等;这些机构均在制订与RFID相关的区域、国家或产业联盟标准,希望通过不同的渠道提升为国际标准。 现有的RFID技术工作在多个无线频率范围内,常见的工作频率有:低频125 kHz与134.2 kHz;高频13.56 MHz;超高频433 MHz、860 MHz~930 MHz、2.45 GHz、5.8G等。在相同的频率下也有多种RFID技术标准共存,比如13.56 MHz就有ISO14443 TypeA、TypeB、ISO15693、ISO18000-3等标准存在,不同的标准采用的无线调制方式、基带编码格式、传输协议和传输距离各有差异,不同标准的RFID电子标签和识读器无法互通。 目前,RFID还未形成统一的全球化标准,市场为多种标准并存的局面,但随着全球物流行业RFID大规模应用的开始,RFID标准的统一已经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同。 RFID标准争夺的核心主要在RFID标签的数据内容编码标准这一领域。国际上多个标准组织都试图统一RFID标准,但在一定的时期内,势必出现多标签并存的情况。 RFID的应用 尽管RFID技术已经应用于多个领域,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识别标准,每个RFID应用系统都是一个闭环的系统,局限在某一封闭市场内,因此其市场规模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RFID发展瓶颈 RFID在物联网的应用中遇到的主要瓶颈问题是不同标准通信协议的RFID感知信息识别问题,RFID感知信息的传输安全问题,RFID的应用价格问题,感知数据在互联网的统一传输问题,这四个主要问题制约了物联网的发展。 RFID 统一识别标准问题 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是人与物、物与物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智能的管理和控制。 RFID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础,RFID统一识别是RFID应用于物联网关键的问题。 从发明无线电报开始到现在的互联网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数据的传输都是通过定义一种传输协议的方式来完成的,从最初的人工解析数据的方法发展到用电脑自动解析数据。采用不同标准的各个读写器生产厂家生产的读写器的数据交换的协议和格式不一样,造成读写器之间不能互换,不同的读写器不能同网工作。 如果不能对RFID感知信息的统一识别,就无法打开大大小小闭环的RFID应用系统,每个物联网应用系统只能简单的应用,形成信息孤岛,无法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 按照发展多年的固定通信传输协议来解析数据信息的识别方法,从理论上讲有两种解决方案。 方案一是对接收RFID读写器的每种通信协议的数据采用不同的软件模块进行解析数据信息,从而实现对不同的RFID统一识别。但在实际应用中,每种感知器都要编制软件模块进行数据解析,一个物联网应用项目可能包含很多种感知设备,要用软件解析每种协议的感知信息并进行控制,软件运算的复杂度导致

文档评论(0)

gangsh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