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柳如是之死 钱谦益死后,家族中迅即爆发了一场争夺家产的斗争,即所谓“钱氏家难”。在钱氏家族看来,以柳如是乃钱谦益妾的身分掌握家政大权是莫大的耻辱,他们早已积怨在胸,一旦钱之故去,顿感柳已失去依靠,即爆发一场家变。于是,族人钱曾、钱谦光等人在恶霸豪绅钱朝鼎的指使下,趁家主新丧,大吵大闹,敲诈勒索,逼迫柳如是交出房产钱财,甚至夺田600?亩,僮仆十数人;六月二十八日又奉权贵、族霸之命,大声呼喝,立索柳氏银3000两,“有则生,无则死。毋短毫厘,毋迟瞬息,毋代赀饰”。这些人忽而登幕,忽而入室,忽而渐卧,摩拳擦掌,秽语肆詈,并扬言要把如是唯一的女儿以及人赘的女婿赵管打出家门。柳如是来钱家20余年,一直大权在握,从不曾受人之气。如今,丈夫的尸骨未寒,便遭到无耻小人的当面凌辱,如何忍受得了,在进退无门,忍无可忍的情势下,她仍镇定自若地对朝暮坐逼的族人说:“稍静片刻,容我开帐”。然后,她独自登楼,紧闭房门,悬梁自尽。在诀别人世之前,她写下遗嘱,打发长子钱孙爱、女儿和女婿等上衙告状伸雪。因此,《中国历代才女小传》等书认为:柳如是实际上是被族人追逼而自杀的。抗争恶势说。学者楚南等认为,柳如是以自杀的壮举显示了她对封建制度的大胆抗击,表明了这位弱女子大胆抗争恶势力的勇气。 * 古 代 奇 女 子 柳如是 女诗人,秦淮八艳之一。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丈夫为明清侍郎钱谦益,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与金陵之间。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东林领袖、常熟钱谦益与柳如是结缡,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甚欢。传为一时佳话。明亡,柳劝钱殉节,钱推托不允,如是奋身投入荷花池,身殉未遂。钱降清后遭忌被逐回乡,郁郁而死。钱氏家族乘机逼索柳如是,河东君投缳自尽,得年四十又六。 顺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帝自缢死,钱谦益及总督京营戎政赵之龙、大学士王铎等迎降。这是钱人生道路上的两大污点。? 对此,柳如是常心怀不满,多有讥讽之言,并曾数劝钱谦益自尽,均未果。当钱暮年不得意而说“要死”时,柳讥曰:“当初不死,现在已经晚了”。故此,柳如是未必一定会为钱谦益殉节。(2?)柳如是的一生历尽辛酸曲折,她始终在追求获得人的尊严,在这方面她是宁为玉碎,不愿瓦全的。她一生有过两次自杀的举动,都是在拚死向恶势力抗争。一次是清兵围困南京城,钱与一班朝臣竟丧失民族气节,先后投降。柳如是得悉后非常气愤,等钱回家后,就准备了刀绳要他尽节:“你殉国,我殉夫”,可钱贪生怕死,不从。? 于是,柳欲奋身跳进荷花池,却被钱死死拖住。另一次是清兵攻下常熟城后,柳再次劝钱效法屈原自沉于水,钱面有难色,不想死,见状,柳“奋身欲沉池水中”,又被钱死死拖住。可见,柳之自杀身死是早有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备的。(3?)柳如是是一位爱国侠女,自崇祯十七年元月郑成功来常熟师事钱谦益,柳即以师母身分与其谈论时局国事,彼此建立了友谊,为以后的抗清复明事业奠定了基础。在常熟等地,她还积极参加了具体的斗争。她甚至在临死的遗言中说道:“死后棺木不能入土,因国土被人占去了,要在土室中悬空置铁索,再放棺木于铁索上……”,其爱国之心可鉴。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把柳如是一生的行踪经历以及钱柳夫妇对于复明运动的斗争,撰成了80余万字的《柳如是别传》,把她当作一位历史人物来歌颂,高度赞扬了柳如是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柳如是是以自己的自杀表示了对清王朝、对封建恶势力的有力抗争,而族人的索逼钱财,只是加速了这个进程而已。?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人,唐代女官、诗人、皇妃。[1]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即唐玄宗)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仪凤二年(677),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着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且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真好像是夙构而成。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不久,上官婉儿又因违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则天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