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代 素纱襌衣 色彩绚丽的陶制品唐三彩 清朝雍正粉彩蝠桃纹瓶 图1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大盂鼎、大盂鼎拓片(钟鼎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图1 ①现存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大多为礼器 ②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以煤炭为燃料 ③钟鼎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④拓片部分内容涉及到西周王朝建立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在武王嗣文作邦,辟厥匿,匍有四方。 知识巩固 熟铁 生铁 灌钢法——是我国独创的炼钢工艺。将熔化的生铁液灌在熟铁上以改变碳分,产出硬度高、性能好的钢。 (2009年江苏4)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知识巩固 清 宋 唐 商中期--东汉晚期 原始社会 主要成就 朝代 彩陶、黑陶 陶向瓷过渡 唐三彩(陶器); 制瓷业成为独立部门、青瓷、白瓷、釉下彩绘。 各具风格(北定、南钧、江景(瓷都)、陕耀、浙龙泉) 粉彩瓷器(康熙、雍正) 中国古代的陶瓷业 陶瓷业 清代 唐宋 唐代 汉代 战国 春秋 商周 新石器时代 ①彩、黑陶;早期瓷器 ②陶 瓷:商 周 ③东汉末青瓷 ④独立部门;南青北白格局;唐三彩(瓷器) ⑤五大名窑;瓷路 ⑥釉下彩绘;粉彩瓷器 找错并说明理由 知识梳理 请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瓷器出现的顺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知识巩固 (2011?浙江文综?13)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图8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知识巩固 陶和瓷的界限 一般都在1000度以下 烧结温度 吸水率大; 无论什么条件下完全不透光的 吸水率 透光率 黏 土 烧造原料 瓷器 陶器 一定要在1200度以上 一定是瓷土,最好的是高岭土 几乎不吸水; 一定条件下是能透光的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她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同时还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 。唐三彩的生产在中国已1300多年的历史。 越窑---青瓷莲花碗 唐 邢窑----白瓷碗 南青北白 唐 陆龟蒙 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 河北—定窑孩儿枕 河南—钧窑瑰紫釉尊 浙江龙泉窑 陕西耀州窑 外雕双层碗 玫瑰紫釉尊 唐宋以来 江西景德镇名瓷 ( 瓷都) 2002年,香港拍卖会,4150万港元,价格创下当时清代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出现于康熙晚期,至雍正王朝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粉彩瓷艳丽清逸、色调柔和,所绘花鸟虫鱼形态逼真,其精者甚至到了“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充分反映了雍正时期制瓷工艺的精致细美。 清 有西方人曾经说,中国人太聪明了,他们用两种最简单的东西,赚了全世界无数的钱:一是树叶(茶叶),二是泥土(瓷器)。 * * * 元代青花瓷器,主体纹饰为“鬼谷子下山图”,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 元代青花瓷器,主体纹饰为“鬼谷子下山图”,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 元代青花瓷器,主体纹饰为“鬼谷子下山图”,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 元代青花瓷器,主体纹饰为“鬼谷子下山图”,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 从1世纪起罗马人开始狂热的迷恋着从帕提亚人手中转手取得的中国丝绸——即便当时的罗马人相信丝绸是从树上摘下来的。“赛利斯人们(中国人)以从他们的树林中获取这种毛织品而闻名于世。他们将从树上摘下的丝绸浸泡在水中,再将白色的树叶一一梳落。(丝绸的)生产需要如此多的劳役,而它们又来自于地球的彼方,这令罗马的少女们可以身着半透明的丝衣在大陆街上炫耀。” 那时,丝绸成为罗马人狂热追求的对象。古罗马的市场上丝绸的价格曾上扬至每磅约12两黄金的天价。造成罗马帝国黄金大量外流。这迫使元老院断然制定法令禁止人们穿著丝衣,而理由除了黄金外流以外则是丝织品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我所看到的丝绸衣服,如果它的材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