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走向高考】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2第2节鉴赏诗歌的语言要素.ppt

【走向高考】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2第2节鉴赏诗歌的语言要素.ppt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标《考试大纲》表述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考点介绍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D级。分析《考试大纲》及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可以看出: (1)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既是重要考查内容,也是重要的鉴赏方法。不仅诗歌语言本身会直接设题,而且借助语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诗歌形象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需要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推敲、揣摩;就高考试题考查角度来看,一般包括理解关键词语、分析语言形式、品味语言风格等。 板块一 分析关键词语 高考对关键词语的考查主要包括两个角度。 考查角度(一) 分析关键词语 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关键词语,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诗中的词语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等。 【例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明君①词 (南朝·陈)陈昭 跨鞍今永诀,垂泪别亲宾。 汉地随行尽,胡关逐望新。 交河②拥塞③雾,陇日暗沙尘。 唯有孤明月,犹能远送人。 注:①明君,即王昭君,为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称明君。②交河,古城名,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陇,即甘肃六盘山南段。交河、陇均泛指塞外边荒僻远之地。③塞,边塞。 请结合全诗内容,赏析第五、六句中“拥”和“暗”二字的内涵及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别亲宾”“随行尽”“远送人”等词语上不难看出是以昭君出塞为线索,且是由汉地到胡地。由“陇日”“孤明月”可以看到时间的推移。本题考查古诗的炼字,回答时要结合整首诗的思想内容和感情。 【答案】 这首诗以王昭君在时空中的移动为线索。时间上由早晨到夜晚,空间上由汉地到胡地。“拥”描绘出边城塞外早晨浓雾凝聚缭绕的样子,“暗”写出了边塞沙漠中夕照昏黄的情景。二字还烘托了王昭君前往异地孤苦悲伤的心情,抒发了作者对王昭君出塞的悲悯与怜惜之情。 分析关键字词,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立足炼字达意推究关键词语。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分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形象深刻的表意效果。 ①炼动词。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如张先《天仙子》:“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将“月”也写得动起来了。着一“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用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弄”字意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地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破”、“弄”两词,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 ②炼形容词。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句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和“圆”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又如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其中的“重”和“迟”字,用意精深: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 ③炼副词。副词常用来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以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巧妙地使用副词,常能使诗歌的内容变得深刻。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尽”字,写出了戍边将士无一例外的思乡之情。 ④炼数词。数词不只可以写出事物的数量,它在诗歌中的巧妙使用常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如齐己的《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其它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的不同寻常,也更契合诗题“早梅”。 ⑤活用词类。词类的活用,有时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能,诗歌中的词类活用以形容词居多。如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风老莺雏,雨肥梅子。”“老”,有“使……变老”的意思,雏鸟从待哺到翅羽渐丰,由翅翼渐丰再到展翅离巢,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岁月的风霜使得雏莺渐渐变老;“肥”,“使……变得肥大”,梅子,从青涩到圆润,从瘦小到肥圆,也就是几场雨水浸润的结果。作者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莺与梅各自的现有形态,也写出了它们各自成长的动态历程,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咀嚼,既给读者以形象的美感,又给人以哲思的愉悦,可谓含义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2)体察精当修辞分析关键词语。 辞格运用之妙全在于恰到好处地叙事状物、传情达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