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夏玉米区:小斑病发生平稳 近年发生现状 2008年局部较重,皖北和河南部分地区发生提早 2009年轻发生,夏季温度偏低 2010年至2012年发生平稳 2013年局部偏重 2014年至2015年平稳 秸秆还田有助减少越冬菌源 影响因素 夏玉米区:南方锈病的生产危害 夏玉米区:南方锈病一些年份局部发生偏重 突发性强病害,对夏玉米生产有威胁 非当地菌源,病害预测预报难度较大 非连年发生,不为重视 发生受气候条件制约,抗病育种未受到重视 后期病害,防控较难 抗病品种较少, 抗病基因同质化严重 2015年热带气旋“苏迪罗” (8月9日登陆)与夏玉米区 南方锈病的发生 夏玉米区:瘤黑粉病的生产危害 夏玉米区:瘤黑粉病发生普遍 一些年份对生产有影响 病菌积累 品种抗性有差异 秸秆还田 干旱加重病情 影响因素 夏玉米区:弯孢叶斑病的生产危害 夏玉米区:弯孢叶斑病局部重发 夏玉米区普遍发生 抗病品种少 病原繁殖快 病菌致病种群有变化 影响因素 夏玉米区:褐斑病的生产危害 夏玉米区:褐斑病不可忽视 苗期多雨年份发生重 对幼苗生长有影响 隐性威胁大 降雨 病残体进入土壤 影响因素 夏玉米区:粗缩病一度影响巨大 重病田病株率达到60%-100% 减产60%-97% 生产影响 病害严重程度与传毒介体- 灰飞虱虫量及带毒率密切相关 流行条件 夏玉米区南部持续严重发生 山东省为重发区,2008年和2009年达到高峰 河南东部、南部、西部一些年份发生严重 易引发生产问题 2010年8月《河南日报》 在河南开封等多地,品种登海662严重感染粗缩病, 开封约种植有5万亩,其中2万亩发病率约90% 粗缩病的鉴别 粗缩病:叶色浓绿,节间紧缩 特征:茎秆粗壮,叶片背面叶脉呈现 白色凸起,灰飞虱传播 夏玉米区:细菌病害局地突发 突发性病害,对生产时有威胁 2011和2012年在局部地区严重发生细菌顶腐病 影响有限,局部较大 生产影响 3-5天的35 ℃以上高温 流行条件 夏玉米区:细菌病害局地突发 如何开展品种田间抗病性调查? (调查内容与标准) 调查病害:小斑病、弯孢叶斑病、茎腐病、穗腐病 南方锈病(发生时) 调查生育期: 灌浆中期(小斑病、弯孢叶斑病、茎腐病、南方锈病) 收获期(穗腐病) 群体发病调查:小斑病、弯孢叶斑病、南方锈病、穗腐病 田间记载分为1、3、5、7、9共五档, 1代表发病最轻,9代表发病最重 植株发病率调查:茎腐病 估计群体的发病率 调查的基本方法 病情级别 症 状 描 述 抗性 1 叶片上无病斑或仅在穗位下部叶片上有 零星病斑,病斑占叶面积少于或等于5% 高抗 3 穗位下部叶片上有少量病斑,占叶面积 6%~10%,穗位上部叶片有零星病斑 抗 5 穗位下部叶片上病斑较多,占叶面积 11%~30%,穗位上部叶片有少量病斑 中抗 7 穗位下部叶片或穗位上部叶片有大量病 斑,病斑相连,占叶面积31%~70% 感 9 全株叶片基本为病斑覆盖,叶片枯死 高感 小斑病、弯孢叶斑病调查 根据穗位叶片病斑所占叶片的相对面积确定发病程度 小斑病 弯孢叶斑病 病情级别 描 述 抗性 1 发病株率0%~5.0% 高抗 3 发病株率5.0%~10.0% 抗 5 发病株率10.1%~20.0% 中抗 7 发病株率20.1%~40.0% 感 9 发病株率40.1%~100% 高感 瘤黑粉病调查(如果需要 ) 直接估测/计数品种的植株发病率 茎腐病调查 直接估测/计数品种的植株发病率 病情级别 描 述 抗性 1 发病株率0%~5.0% 高抗 3 发病株率5.1%~10.0% 抗 5 发病株率10.1%~30.0% 中抗 7 发病株率30.1%~40.0% 感 9 发病株率40.1%~100% 高感 发病率 记载调查总株数、发病株数,计算发病株率 发病株率(%)= 发病株数 ×100 调查总株数 穗腐病调查 直接估测/计数品种的果穗发病程度 病情级别 抗性评价 描述 1 HR 发病面积占果穗总面积0%~1% 3 R 发病面积占果穗总面积2%~10% 5 MR 发病面积占果穗总面积11%~25% 7 S 发病面积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