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师吴昌硕的一生
摘要:如果说书画天地也有王国,有诗书画印“四绝”的吴昌硕(号缶庐、老缶),堪称“帝王级”人物。笔者不习书画,但这无碍于敬仰大师,深为家乡(浙江安吉)有如此大号人物而自豪。
INCLUDEPICTURE \d /images/upload/Image/wu(4).jpg \* MERGEFORMATINET
? ? ? ?吴昌硕未成名时,以艺会友,以金石篆刻铺垫,结交名人雅士,有心奔走于“朱门”,并非一个潜心书斋、甘于寂寞的宅男。晚年是个“热闹人”,其社交生活呈流俗或迎俗取向。爱赶“场面”,喜欢结交名流,留恋上流社会酬酢。缶翁到老有虚荣心。
? ? ? ? 如果说书画天地有王国,有诗书画印“四绝”的吴昌硕(号缶庐、老缶),堪称“帝王级”人物。笔者不习书画,但这无碍于敬仰大师,深为家乡(浙江安吉)有如此大号人物而自豪。介绍、评述、研究吴昌硕的文字很多,多从褒扬角度述其人其艺。但在以尊崇之心仰望大师的同时,不妨换个角度,考察缶翁另一面。既可见人性的丰富和复杂,也可略窥大师的立体性或多面性。
一
? ? ? ? 中青年时期吴昌硕,热心交际、喜攀附名流。太平天国战乱后,吴22岁,在安城芜园定居。耕读之余,他和本邑施旭臣、朱正初、张行孚等文人多有交集。当时寄籍安吉的外地士子,如潘芝畦、沈楚臣、袁学赓、钱国珍、徐士骈等,不论长辈还是同辈,吴亦多有往来。年轻时,吴就表现出爱多方交友的外向型性格,尤喜和志同道合者切磋交流。但在家乡能结识的名流或良师益友毕竟不多。26岁后,吴不时外出游学。在杭州、上海、苏州等地,先后结识名儒俞樾、画家高邕之、金石家吴云等。32岁时赴湖州,在陆心源家任司账,并协助整理文物。借此平台,结识了丁葆元、施补华、凌霞等“湖州(潜园)六才子”。36岁时编成《篆云轩印存》,携往杭州,请俞樾题辞,有借名人以自抬的考量。39岁结识晚清大书法家、经学家杨藐翁。40岁在苏州与当地望族、著名收藏家、朝廷大臣潘祖荫结交。47岁,结识金石学家、高官吴大澂。在攀援名流上,一直“可持续发展”。
? ? ? ? 吴昌硕看重中青年时期的交游。49岁时作回忆生平交游事迹系列文二十余篇,结集为《石交录》,以志师友之谊,多少也有自炫人脉之意。他自我总结:“自余策名微秩,十余年来,风尘奔走,德业不加进。每思之未当不悔。独幸所遇贤豪长者,往往契合,非伏处岩穴所能庶几,此则差足自慰矣。”还说:“非敢引公自重,然不可谓非受知。”话说得有点圆滑。
? ? ? ? ?这些结交对象不乏达官贵人。如陆心源任福建盐运使,吴云官至苏州知府,潘祖荫光绪年间官至工部尚书,杨藐翁曾任常州知府,吴大澂曾任广东、湖南巡抚,工部左侍郎。这些人兼具书法家、学者、大收藏家等身份。吴还期望高攀更重量级的朝廷要员。1894年,他在北京拜谒翁同龢不遇,即以诗和印谱赠翁。当时以篆刻出名的吴,曾多次主动以印章赠当朝重臣,盼其援引。他刻过“张之洞”一印,还为直隶总督端方治印。“雅贿”说不上,“干谒朱紫”则无疑问也。
? ? ? ? ?当然,吴昌硕并非只攀援权贵。其挚友中,也有毫无官场背景的职业画家任伯年,贫困潦倒、一生清寒的蒲作英。总之,吴昌硕尚未成名时,喜欢以艺会友,以金石篆刻为铺垫,结交名人雅士,有心奔走于“朱门”,并不是一个潜心书斋、甘于寂寞的宅男。不过,和众多高文化素养的学者型官员交往,并没有让吴沾染官场习气,而在学识和眼界上获益颇丰。吴昌硕研究专家丁羲元在论及其广泛交游时说,这“对吴昌硕的艺术形成及其一生艺术道路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信然。
二
? ? ? ? ? 仕途情结和遗老心态分别贯穿吴昌硕前半生和后半生。吴22岁时考中安吉县补考庚申科秀才。后来很长一段时期,他对功名的渴望虽未淹没习艺的热情,但仕途之想一直念兹在兹。其心理动因大致有三:
? ? ? ? ? 一是想为家族增辉。吴有“我祖我父皆通儒”“回思祖德诵清芬”等诗句。明嘉靖年间,其先祖中先后有兄弟父子四人考取进士,号称“父子叔侄四进士”,并分别官至中央或省级大员。吴想以仕途发达为家族增光,有宗族文化传承之因。
? ? ? ? ? 二是现实生计所迫。29岁成亲到整个中年期,吴昌硕的生活状态可谓清苦乃至惨淡。“胡为二十载,日被饥来驱。”(《饥看天图自题诗》)鬻艺为生,不足以养家糊口。1885年,吴41岁时在某印章上刻“功名未成”边款。1884年,吴又自取“印丐”号并刻自用印,还自嘲“刻印只能吃到菜饭”(相比与后来“画画可吃到肉饭”)。艺术之外,吴身无谋生之别技,欲改变生活窘境,也只有期望在仕途有所斩获。
? ? ? ? ? 三是吴昌硕较早就厕身于“体制内”。38岁时,在苏州经友人荐举为“佐贰”小吏(帮助主官处理事务者)。自嘲为“酸寒尉”的吴,也算踏入了仕途。公务之余,他以书画为媒介结交名儒大宦,其中不乏欣赏他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爱情.ppt
- 三年级家长会要素.ppt
- 三年级情景反应练习要素.ppt
-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ppt
- 三年级教学工作总结要素.doc
-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和问卷.doc
- 大学生月生活费收支状况.doc
- 大学生思想道德调查之金钱观.ppt
- 大学生活动中心调研报告 赵自强.ppt
- 三年级数学上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要素.ppt
- 2025年中国铸管沥青漆喷涂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聚四氟乙割管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屏蔽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B级电源电涌保护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陶瓷印章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保冷材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金彩立雕玻璃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机箱螺母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小GS管装饰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气动电阻焊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