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好仁不好学上课.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读赏析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一味地喜欢仁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愚蠢。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一味地喜欢聪明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放浪没有准则。 9. 【原文】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研读赏析 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从学习中,我们总结出,孔子所侧重的学习,在于“修身”与“学礼”。这个跟我们现代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区别。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单纯的修身养性,学礼治国,显然不够合适。于是,我们越来越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成就高科技生活。那么,孔子的教学思想,是否已经不受用了呢?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现代社会中,学习先进的技能和培养良好的品德,孰轻孰重? * 孔子认为学习的原因是什么?哪几则谈到这个问题? 1【原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孔子说:“生下来就知道(生下来就有知识),这种人是上等的;学了然后知道,这种人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而去学习,这种人是再次一等的;遇到困难仍不学习,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了。” ? 代词,指代古代知识和道理 连词,表顺承 显然,孔子承认每个人从出生起,他们的智力是有差别的。那么,我们将如何缩小,甚至是消除这种差别呢?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学习。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缩小或消除智力差异。 2【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下来就知道的人,而是喜欢古代(文化)、勤勉地去追求它的人。” 【评析】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相当于“而”,表修饰 3【原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孔子说:“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有像我孔丘一样忠厚诚实的人,只是比不上我孔丘喜欢学习啊。” 【评析】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 孔子以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例,向弟子说明一个道理: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都是通过自己不断努力学习而得来的。也就是说,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够在知识品德等方面充实自我。这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个原因。 4【原文】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1),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3);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5);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注释】(1)居:坐。(2)愚:愚蠢。(3)荡:放浪而没有准则。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4)贼:害。(5)绞:说话尖刻。 【译文】 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德行、六种弊病吗?” 仲由回答:“没有啊。” 孔子道:“坐下!我告诉你:一味喜欢仁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愚蠢(不应以仁爱之心对待的,却以仁爱之心去对待);一味喜欢聪明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放浪而没有准则;一味喜欢诚信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一味喜欢梗直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因急切而伤害人;一味喜欢勇猛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闯祸;一味喜欢刚强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狂妄而不知道天高地厚。” 【评析】孔子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你有仁、智、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会出现大的弊病。弥补不足。学可去蔽,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三个原因。 东郭先生与狼 农夫与蛇 春秋时期,宋楚在弘大战,楚军正在渡河,宋有大将建议趁此消灭楚军。宋襄公为了表示“仁”,等楚军渡河再战。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也因伤了腿而送命. 主人公,就因为没明辨是非而带来麻烦甚至送了命。 宋军吃了败仗,损失惨重,都埋怨宋襄公不听公子夷目的意见,他却教训道:“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宋襄公遵循的战争原则,可能是古代原始社会村社间械斗的公共规则。但时代变了,战争性质不同,仍固守老的法则,必然要失败。宋襄公因泓战伤腿,不久死去,他的图霸也就成为历史上的笑柄。 君子在战场上不再伤害已经受了伤的人,不俘虏头发、胡子花白的人。古代领兵作战,不凭借险隘的地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