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10 语言表达连贯.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案10 语言表达连贯 [高考第15题]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基本要求是:能够“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力层级E。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由于不考名词性术语,所以本考点重在考查这八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而不是辨认概念,指认文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考生应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手法使用得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即根据规定的情境,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表达对事物的认识。修辞手法命题时多与扩展语句、选用句式、仿用句式兼顾考查。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一年,我在岱庙里见到两棵古银杏树。     ,     。       ,       ,       ;      。这世界所以美丽,就是有各种不同的追求和目标。 ①两棵数高约几十米,树径也得两三人合抱 ②银杏树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端庄,是高标挺拔 ③伟岸者有其抱负,寻常人有自己的志趣 ④这也是伟岸的人和寻常的人,各有其不一般的特色了 ⑤但它的叶片,却是明洁俏丽,优雅可人 ⑥确是一副非凡模样 A.②⑥⑤①③④       B.①②⑥⑤③④ C.①⑥②⑤④③       D.②⑤⑥①④③   解析:这是一个抒情性语段,表达了作者由古银杏树引发的联想。①紧承横线前的句子,介绍“两棵树”,⑥为对树的形态的概括性语句。②⑤谈树给人的联想,④③进一步升华到人,为后文议论蓄势。 C 考点1 叙事描写性语言表达连贯   叙事性语段一般有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一定的场景、人物、细节,有作者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描写性语段一般有一定的描写对象,有描写对象的具体描绘,其描绘往往沿着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内到外、从外到内,从远到近、从近到远,从小到 大、从大到小等顺序进行。   叙事与描写是天生的一对孪生兄弟,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做叙事描写性文段的连贯题,一定要遵循这些文体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正确解答叙事性语言表达连贯题的金钥匙。 [例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听到呼救声之后,他,   ,    ,    ,   ,    。落水妇女得救了,大家都称他是“见义智为”的好少年。 ①双手抱住竹竿的另一端 ②立即抄起一条长竹竿 ③终于把落水妇女拉到了岸边 ④拼命向岸上拖拉 ⑤疾步跑到河边 ⑥把竹竿的一端伸向落水妇女 A.⑤②⑥①③④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①⑥④③    D.②⑤⑥④③①   解析:这是一个叙事性语段,叙述的中心是“他”的一次“见义智为”过程。备选的6句话有着内在的逻辑顺序:②做好施救准备,⑤靠近落水者,⑥施救开始。只有“抱住竹竿的另一端”,才能“向岸上拖拉”,①④结构紧密。③是施救结果。 B 做叙事描写性文段连贯题5要素   ①确定文体特点。②确定表达中心。③梳理备选语句。④寻找切入口。⑤巧用排除法。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C   解析:这是一个描写性语段,描写了一位年轻妇女在江边洗衣服的情景。备选的6句话描写了这位年轻妇女的一系列动作。⑤“装着”一词表示该句紧承横线前面的“把背篓放到江边”,③中的“拿出来”与④中的“放在石板上”衔接紧密,①中的“捶打”与⑥中的“搓揉”以及②中的“冲洗”动作具有前后性。   一位年轻妇女背着背篓,提着棒槌,沿右江江堤而下,然后选了一个地方,把背篓放到江边。   ,   ,    ,   ,    ,    。棒槌捶打在衣服上发出的拍击声,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远去的童年。 ①用棒槌轻轻地捶打 ②翻来覆去地冲洗脱水 ③她一件一件地拿出来 ④放在石板上擦了肥皂 ⑤背篓里装着要洗的衣服 ⑥再用双手慢慢地搓揉 A.⑥①④②③⑤        B.⑥②③⑤④①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 考点2 议论抒情性语言表达连贯   议论性语段一般含观点和材料,材料是为了证明观点的,观点是用来统率材料的。为了使材料更好地证明观点,语段的材料组合也必须具有一定逻辑规律,通过阅读语段,及时把握这些规律,也就把握了做议论抒情性语言表达连贯题的动权。   有些语段中的议论与抒情是有机结合的,做题时,要及时整合二者之机的结合规律,及时捕捉切入口,灵活运用排除法等。 [例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解析:这是一个关于生命感悟的抒情性语段,整个语段运用韵文的形式写成,这对于我们正确把握整个文段的语序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综观备选的6个句子,⑤与⑥句式相同,②与③句式相同,这4个句子可以组合成两个“……时多些……,只要……”的并列复句,句间为分号。由“得意”“失意”分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