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醒阶段 低流量麻醉的苏醒 手术结束前15分钟关闭挥发罐 (长时间麻醉可以为30 min) 让患者过渡到自主呼吸 (可能的话采用SIMV模式以避免意外的通气不足或低氧血症) 拔管前5-10分钟关闭N2O并增加氧流量至5 L/min 苏醒阶段 何时不适宜用低流量和最低流量麻醉 麻醉诱导期 以面罩实施的短时间麻醉 有气道不密闭的情况存在:例如纤支镜检查 注意事项 糖尿病人的新鲜气体流量不应<1000ml/min,长时间紧闭麻醉有可能发生丙酮蓄积。 嗜酒的病人新鲜气流量也不就应<1000ml/min,以免发生乙烯醇蓄积。 吸烟病人,长时间紧闭麻醉,可使COHb上升过高,应予注意。 注意事项 CO生理值=0.4~0.8%,抽烟者可达10%(正常时,内源性CO生成很少,0.42~0.07cc/h) 紧闭麻醉2h,呼吸系统CO=20~210ppm(平均80ppm),紧闭麻醉6h,CoHb=0.5~1.5%,吸烟者3~3.5% CO毒性=CO浓度(ppm)×接触时间(h) Itox=300时,无反应;600时,有中毒现象;900,呕吐、头痛;1500时,危险及生命 注意事项-避免缺氧 低流量麻醉机,流量计仍有±10 %的误差 麻醉系统的泄露 外来气体的聚集致低氧,外来气体主要是N2,人体存在的N2 容量为2. 7L 时,高流量新鲜气体吸氧去氮15 - 20min 内可排出N2 2L ,剩余的N2 缓慢从灌注少的组织释放到肺泡 注意事项-弥散性低氧 麻醉结束时停止向病人供N2O , 肺泡内N2O 浓度为0 ,而体内的N2O 浓度和肺泡内的N2O 浓度产生分压差,从而使体内的N2O 向肺泡中继续弥散, 肺泡中的O2 被稀释而导致的缺氧 CO2 蓄积 LFA 时,循环利用的气体份额量增加,CO2的产量也随之增加,这样就需要大容量的CO2 吸收装置,要求每次麻醉前更换钠石灰或钡石灰 低流量和最低流量麻醉的禁忌证: CO中毒 败血症 恶性高热 存在漏气(面罩、纤支镜、开放性气胸) 酒精中毒 糖尿病(酮症) 监测不全:例如氧浓度失灵 医生 英国著名肖像画画家塞缪尔.卢克.菲尔德斯爵士 , 1891 * 静脉药物对呼吸的抑制较重,推药速度很快时会引起呼吸暂停。 同样静脉药物对循环的抑制较重,容易造成血流动力学的严重波动。 要达到同样的麻醉深度时,静脉麻醉比吸入麻醉更易引起循环的不稳定,如:血压严重下降,心率减慢至正常范围以下。 七氟烷对循环影响小。 * 吸入麻醉操作方便,只要开大或关小挥发罐的浓度就可以快速地调节吸入麻醉药的浓度。 由于七氟烷的血气分配系数小,使得它能够快速进出肺泡。在气体流量不小于2L/min,只要5-10分钟吸入麻醉药的吸入和摄取,肺泡气浓度就会达到吸入浓度。(Eger E. New inhaled anesthetics. Anesth 1994;80:906-922)。 吸入麻醉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直接监测麻醉气体的浓度,以此来判断麻醉深度。而静脉麻醉它是通过微电脑注射泵来加药的,病人之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容易造成给药的不准确;同时它并不知道病人的血药浓度,仅仅依靠医生的临床经验来做判断,缺少量化的指标;静脉用药只能进不能出的特点,使得很多医生用药量不到位,容易造成麻醉过浅而发生术中体动或术中知晓。而吸入麻醉它的麻醉作用完全,只要达到一定的呼末浓度术中知晓率就会大大降低,如果麻醉过深时,关闭挥发罐,让吸入麻药排出体外,深度就会减轻,是真真地调控自如。 * 静脉麻醉术中知晓率高的原因: 未使用吸入麻醉药与发生术中知晓密切相关,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主要是麻醉深度不够,麻醉深度不够是因为静脉用药的局限性,它只能进不能出,造成医生在用药剂量上的小心翼翼。 没有脑电双频指数(BIS)的术中监测,所以不能够知道病人的麻醉深度到底到什么程度。 * OR(odd ratio): odd指比值,是指事物发生的可能性与不发生的可能性之比; OR比值比,用来确定病例对照研究中疾病与暴露之间关联度强弱的指标,即比较病例组与非病例组暴露于某一危险因素的比例。 有暴露史 无暴露史 合计 odds(比值) 病例组的暴露比为a/(a+c)÷c/(a+c)= a/c 病例组 a c a+c odds(比值) 对照组的暴露比为b/(b+d)÷d/(b+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