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迁就的爱少一些
一直以为老师只要有了爱,就会在孩子的心头播下种子,收获果实。直至当她的小拳头伸向别人时,我才深深感悟到:师爱是美丽的、伟大的,但泛滥、迁就的师爱则是“爱者有罪”。班上有个女孩,因为年龄偏小,长得小巧,走路时不时会摔倒……本着让她更好地健康、快乐成长的目的,于是排队总是让她排第一,牵着她的小手,怕她摔跤;晨间活动,总是提醒孩子们把小马让给她,怕她无所事事;游戏中,总是安排能力强的孩子照顾她,怕她受伤;午餐总是让她和我们坐在一起,怕她不吃饭、挑食……久而久之,班上的孩子们都特别照顾这个小妹妹,什么都让着她,甚至当她犯错了,大家都抱着“她是小妹妹”这样的心态忽略过去了。再看看她的发展,似乎是原地踏步。
直到有一天,发现她动手打人了,发现她把自然区的花折断了……一味的感情投资,导致的就是这样的结果?我犹豫了。那天,我严厉地批评了她,她哭了,哭得很伤心。后来想想,孩子是没错的,错在于老师给予的迁就的爱,她看到我对她那么好,似乎有了座靠山,什么都不怕了。我开始尝试改变对她的教育方式:
1、爱,就是给予她正确的信念。我依然爱她,可已经转变为理性的爱。当她犯错时,我不会再忽略,和其他的孩子一视同仁;当她出彩时,我送上真诚的微笑、信任的眼神、鼓动的话语。我用这把特制的钥匙打开她心灵之窗,让她明辨是非。爱就像空气中弥漫的花香,不知不觉中浸润着她的心田,溢满了她生存的空间。
2、爱,就是给予她精神的鼓励。当她再让我帮她脱衣服时,我笑着对她说:“你的小手也很能干!”于是,衣服被她自己脱下;当她再抢排在队伍的最前面时,我笑着对她说:“让我看看你会不会和伙伴们一起排队,自己走路?”于是,她排到了中间,安全地走下了楼梯;当她犹豫能否走过独木桥时,我笑着对她说:“加油,你能行的!”于是,她摇晃着走过了独木桥。精神的鼓励更激发了她的热情,敞亮了她的心扉,树立了她的自信。
3、爱,就是给予她适时的引导。苦口婆心的语言、大张旗鼓的举动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有时轻轻一指、默默一点,反能获得震撼心灵的效果。双面胶不会使用,翻起一个角,让她自己完成;操作题有困难,给她几块积木,让她摆弄,明白其道理……“教师的爱不是唠叨,不是较量,不是夸张,不是广告,不是推销,而是一种能点化人的简爱和潜爱。”
没有了“靠山”的她学着自己穿脱衣服,学着自己整理玩具,尝试通过协商与伙伴合作游戏,尝试独立完成操作任务……这样的她才是真的健康,真的快乐!
细细想来,这般“迁就的爱”可能不只是她一人享用。表现出色的、听话守纪的、积极思维的,可能都受到过这样的待遇。爱是我们给孩子的一片阳光,同时也是我们给孩子的一片乌云。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怎样做到科学施爱、艺术施爱,严中有爱、宽严有度,确实是需三思而后行。
首先,爱得清醒。“没有原则的爱让人心迷,没有沟通的爱让人心酸”。孩子有他们的自尊,有他们的想法,我们“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考虑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他们的情感世界。把握爱的内涵,雨当旱时方为贵,爱到痛处才是爱。
其次,爱得平等。对班上那些相貌平平、表现欠佳的“丑小鸭”不能不屑一顾。他们需要爱,我们也有义务向他们施爱。“一朵栀子花”的故事,老师不经意的一个动作,给那只“丑小鸭”的心灵触动犹如石破天惊。它似雨露滋润了女孩心灵的土壤,它似春风吹醒了女孩心中的禾苗,它增强了女孩的自信心,激发了女孩向上的潜质。让爱成为看不见、闻得着的气味,在平等的氛围中相互传递。
再次,爱得永恒。爱就一个字,说得容易,执行起来却千变万化、辗转反复。我们内心有着面向全体的意识,但时不时会发出“扶不起的刘阿斗”的感叹,三分钟热度经常显现。爱需要持久,就像涓涓细流,日久天长,流水会湿润每一片干渴的家园。
爱的语言无穷无尽,爱的方式各种各样;爱的过程千变万化,爱的结果千姿百态……但愿每一位教师都能把握好爱的尺度,将师爱化作一种责任,“迁就的爱”少一些,让“心会跟爱一起走”。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一 开篇碎语
这篇育儿经验点滴,是应几位同事朋友的要求所作的,他们认为我在育儿方面有点成绩,希望我写点经验和感悟,供他们参考借鉴。我认为也可作笑料。
其实,我十分愿意把我的育儿经验告诉别人,因为我是教育管理工作者,也经常与别人谈起对青少年教育的看法,谈起自己教育孩子所走过的路。我在这里不是想夸耀我女儿最终考上了北大,而是想表明:通过一定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品行更好,素养更高的人。这也是别人对我培养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也是我引以为骄傲的地方。
但我也发现,我并不比别人高明,有很多同事朋友的教育方法或许更好。毕竟他们大多是文化人,学士、硕士、博士,一个赛一个。更何况像样的育儿经,哪里找不到几十上百。所以我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