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理性看待母婴传播传染病__培训课件.ppt

理性看待母婴传播传染病_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妊娠结局的选择 若决定终止妊娠 建议孕产妇到正规的医院接受终止妊娠的手术 在终止妊娠手术结束后,指导其每次性生活使用安全套,避免再次非意愿妊娠,以及经性传播HIV的危险。 若决定继续妊娠 需要采取预防婴儿感染HIV的措施,如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住院分娩和人工喂养等。 承担婴儿可能感染的心理压力。 家庭防护(一) 用过的卫生巾等物品应及时处理,用消毒液(如石灰水、漂白粉等)浸泡后丢弃,有条件也可以焚烧或深埋(埋藏在2.5米深,至少距离水源30米处). 被血污染的衣物、被服用含氯消毒水浸泡后再刷洗. 孕产妇使用的餐具、物品、用具,按照家庭中日常方法洗涤,最好用流动水清洗;也可用消毒液擦拭,再清洗。但婴儿喂养的用具应严格清洗煮沸. 家庭防护(二) 若家人的伤口不慎接触了孕产妇的血液,应马上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伤口,再用碘酒或酒精消毒,并立即到附近的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家人处理沾有产妇血液的被褥物品时,应带手套。 家中必备消毒剂:如碘酒、酒精,或漂白粉、84消毒液等。 梅 毒 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 血源性传播 母婴传播 医源性传播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对性病包括艾滋病普遍易感,尚无有效的疫苗。 因此,可以反复感染,也可以久延不愈,时隐时现,反复发作。 其易感性与患者接触部位的状态(有无破损),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和数量、感染的方式、次数以及自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高低等有关。 地区分布特点 各省性病发病均呈上升趋势。 沿海开放省份高于内地, 经济发达地区高于经济落后地区。 城市高于农村, 90%以上的性病病人集中在城市, 尤其大中城市和经济发展较快, 交通便利的城市。 流行因素(一) 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导致价值观和道德观发生变化, 婚外性生活和多个性伴增多。 贫富差距加大, 导致卖淫现象增加。 人口流动增加。 流行因素(二) 性教育薄弱。 性病临床医疗服务水平低, 就诊环境差, 性病诊治不规范。 性病医疗市场混乱, 大量耐药病原体出现,如我国各地的耐青霉素淋菌株率高达52.5%-78%。 流行因素--3 艾滋病的出现, 非淋菌性尿道炎急剧增加, 性病性盆腔炎增多 由于性行为方式的多样化,病变的发生部位也成多样性,除生殖器外,肛门、直肠、口咽部等也可发病 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 卫生部于2010年6月3日下发了《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卫疾控发〔2010〕52号 ) 以控制梅毒为切入点来控制我国的性病流行 梅 毒(一) 梅毒是唯一能在宫内治愈的病,不必为此做人工流产(因为患梅毒的孕妇,即使病期超过4年,仍可经母婴传播危及胎婴儿) ;但必须早治疗。 梅毒期别“越”早,传给胎儿机会“越”多,危害越大。 妊娠期梅毒治疗“越”早,疗效“越”好 梅 毒(二) 由于孕妇梅毒多为潜伏期梅毒,无临床表现,因此强调应在婚前、孕前、孕期作梅毒血清学筛查,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性病防治最重要的原则 科学防治 24字指导方针 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落实措施,确保质量,评价效果。 传染病的控制方法 控制传染源 最容易实现,效果快速 阻断传播途径 困难重重 保护易感人群: HPV疫苗已成功,推广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性病防治是目的,也是手段 性病防治,对于控制性病,是目的! 性病防治,对于控制艾滋病,是重要的 手段! 爱丁堡宣言 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生,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 * 演讲: 在中国,感染人数也不容乐观。2006年报告的人数超过18万,其中4万人是患者,1.2万人死亡;云南、河南、新疆、广西、广东5省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占全国的大部分。 References: In China an estimated 650 000 [390 000–1.1 million] were living with HIV at the end of 2005 (Ministry of Health China, UNAIDS, WHO, 2006, UNAIDS, 2006). Although HIV infections have been detected in each province of this large country, most have been reported in Henan, Yunnan, Guangxi, Xinjiang and Guangdong province, while Ningxia, Qinghai and Tibet appear to hav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