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语文第二册诗六首 备课资源语文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六首 备课资源 合作与讨论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众多伟大、杰出的诗人把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推向高峰。今天可考的唐诗作者三千七百多人,可见存世唐诗五万四千余首。这不过是唐诗的一部分,但我们从中已经可以大略窥见当时诗歌繁荣的面貌。今天要学的诗歌分别是初唐、盛唐、中唐几个阶段最为重要的几个诗人的代表作。学习时要考虑、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诵读《登幽州台歌》,看看作者是通过哪几个字词表达了内心的悲怆感的? 提示:前两句通过“前”“后”两个字写出了俯仰古今,时间绵长,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第四句中的“独”则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全诗读来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让人认识到诗人内心的悲怆感。 2.《终南山》是山水派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他的诗被北宋诗人苏轼称为“诗中有画”。仔细读诗,如果把诗中的景物看成是一幅画,那么这幅画有什么特点? 提示:抓住中间两联,这首诗塑造的画面应该具有辽阔、壮丽、清幽、朦胧的特点。 3.高适的《燕歌行》在风格上是什么样的? 提示:作为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在风格上毫无疑问是豪放的。 4.分析《石头城》写作上的最大特色——“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提示:诗人在写石头城时,不是直接写何其颓圮,多么荒凉,而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把石头城放在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便烘托出石头城的没落荒凉。这样只写山水明月等景物,而六朝繁华具归乌有,作者所要表达的深沉感慨也尽寓其中。诗中句句写景,然句句是情,景语即情语,没有一处景不融合着诗人对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慨。 5.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对音乐的出色描写,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也是这方面的名篇,研读全诗,看看这首诗是如何描写音乐的。 提示:这首诗除了前六句是正面写声外,剩下的全是侧面描写,即主要通过描写李凭弹箜篌给人的感受、产生的效果来进行刻画。在其中,诗人李贺没有按一般的思维轨迹去叙述,而是驰骋自己大胆的幻想和丰富的联想,空中的白云、湫湫的秋雨,潭中的老鱼、瘦蛟,神话传说中的湘娥、素女,紫皇、神妪,吴刚、玉兔等等,皆来入诗组合成神奇变幻、令人应接不暇的艺术境界。这样,抽象的、难以捉摸的乐声以及它奇妙的艺术效果,就形象而具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沉浸在奇异的艺术境界之中,引起丰富的幻想。 6.《锦瑟》中典故使用颇多,试讨论其在诗中起的作用。 提示:注意结合典故的意思去理解其作用。 “庄生晓梦迷蝴蝶”是写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确使人迷恋,致使诗人觉得它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 “望帝春心托杜鹃”是说作者在听了锦瑟的哀声后,引起了无限悲泣,似乎表明了对“华年”的一往情深,即无论是梦是真,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春心”自生自灭。即使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样用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 “沧海月明珠有泪”这句诗是诗人用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作背景,塑造了蛟人泣泪成珠的形象。珠光、泪光融成一片,难以分清,它使人怅惘又联想无穷。 “蓝田日暖玉生烟”诗人引用这个说法从玉被掩埋这一点来说是很可悲的,从“玉生烟”这一方面来说,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滋味一言难尽,表达了作者怅惘、悲伤之情。 知识运用 唐诗鉴赏 【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从2002年开始运用了主观性命题的方法,2004年沿袭这一做法,继续采用主观性命题。 试题选用了张籍《秋思》一诗来赏析,题目的切入点为“细节”与“情感”。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