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 宋明理学 一、结构 ㈠三教合一 -汉代至宋初儒学的发展演变;理学 诞生的背景及其思想来源 ㈡程朱理学 -理学的形成、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 想 ㈢陆王心学 -理学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和建议 ㈠三教合一 1.佛教和道教的盛行 ①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人民易接受宗教 ②佛、道长于对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而传统儒家偏于对现实人生的关怀 ③统治者对宗教的扶持 ④汉、唐儒学偏于训诂、注疏,墨守定 论,对古代经典不敢有所突破 2.儒学面临挑战 ㈡程朱理学 1.理学的形成 2.理学的基本观点 ①“存天理,灭人欲” ②“格物致知” ㈢陆王心学 1.陆九渊的思想 2.王阳明对“心学”的发展 ①背景: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 ②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知行合一”:“知”和“行”是同一个活动的两 个方面,不能缺一。知了要去行,不行不能算做 真知 “致良知”:扩充和推行道德理性,使具体行 为合乎道德规范 3.理学的影响 * 宋代经学的特点是,儒家学者们大都不顾旧有的传注,他们往往抛弃传统的训诂、义疏,直接从经书原文中阐释义理性命(指人的本性和命运),因此被称为“性理之学”,简称“理学”。 -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张载用“气”的聚散来解释万物的生成和消灭。张载的这个理论有一个缺陷,就是无法解释万物为什么分成不同的门类?即便我们接受花和叶都是由“气”聚而生,还是无法解释为什么有的成为花,而有的成为叶。程颐和朱熹的“理”的观念便是针对这一点而提出的。他们认为,我们所见的宇宙,不仅是“气”聚而生,还因为其中有它各自的“理”;万物各从其类,因为“气”的聚结,各依不同的“理”。花之所以为花,是因为它的“气”按照花的“理”而聚结,于是便成为花;叶之所以成为叶,是因为它的“气”是按着叶的“理”聚结,因此,便生成为叶了。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朱熹《答黄道夫书》 形而上者无影无形,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 -《朱子语类》卷九五 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是理也。 礼者,理也,… 圣人,人伦之至。伦,理也。 人伦者,天理也。 -《二程集》 “理”不仅是宗法等级礼仪制度的呈现,而且是伦理道德原理。他说:“仁,理也,人,物也。以仁合在人身言之,乃是人之道也。”人道是伦理道德与人身相融合而成,…二程这种“君臣父子间皆是理”的思想,乃是把本来反映宗法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忠君”、“孝父”等伦理观念形上化,而成为一般的观念、普遍的“理”;然后,由于理的异化而主宰万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