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张我军的《新野》.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我军的《新野》   《新野》为新野社社刊,张我军主编。   张我军(1902―1955),原名张清荣,笔名一郎、野马、M.S.、废兵、老童生、剑华、以斋、四光、大胜、忆等。祖籍福建漳州,生于台湾台北板桥镇(今板桥市)。1921年,前往厦门鼓浪屿谋职,接触中国白话文文学。1924年1月赴北京求学,后回台湾任《台湾民报》编辑。1926年6月偕夫人再到北京,考入中国大学国文系,次年转入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后曾任教北京师大,并在北平大学、中国大学两个大学兼教日文。抗战胜利后返台湾,先后任台湾省教育编纂会教育组主任、台湾省合作金库业务部专员、合作金库研究室主任,并编撰《日华字典》,主编《合作界》季刊。后病逝于台北。张我军从20世纪20年代初期接受“五四”反帝反封建思潮和文学革命的主张,一直在探索着文学的发展之路,为台湾新文学的开路先锋。   新野社成立于1928年。   张我军在北师大读书时,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热爱文学的伙伴。他的大学同学叶苍芩几十年以后回忆:“我军同志酷爱文学创作,余亦喜为小诗,志趣相同,常相往还,遂成莫逆。师大同学中爱好文学者颇不乏人,彼此亦熟识,乃相约结成笔社,命名‘新野’,取开拓荒原之意。”这个文学团体共12人,名称先是叫“星星社”,后改名“新野社”。新野社社址设在乐育堂。这是北师大校园内一座两层楼房,楼下是开会的大厅,楼上有许多房间供学生和教师们组织各种团体使用,新野社也找到一间作为社址。叶苍芩有“乐育堂中建笔社,命名‘新野’拓荒原”的诗句记述。“入社同志每隔数周各交一篇习作,互相传阅,然后定期开会,互提意见;有时于校园中相聚,或相偕赴琉璃厂古书店浏览……凡此种种,社中同志均以为乐事。如是者两载,社中人皆成好友。”“同学们对他的组织能力和才华都十分欣赏。”(叶苍岑:《悼挚友张我军》)叶苍岑(1904―1993),原名叶凤梧,字苍岑,河北任邱人。   《新野》第一期,1930年9月15日出版。月刊,32开本,66页。白色封面的上部是一幅画:一裸女仰卧树下,身边有本翻开的书,背景为四个姿态不一的女孩;中部是刊名和“创刊号”三字;下部署“北平新野社出版”。版权页上的编辑人和发行人均是新野社,订购处北平西城察院胡同四十七号,就是张我军当时的住址。   《卷头语》展现给读者的是1930年中国遭遇的社会现实:   思想的自由,行动的自由,完全被剥夺了;言论的自由,信仰的自由,完全被剥夺了:我们还剩着什么自由?饿死者以百万计,失业者以千万计,苛捐而杂税,不穷的也穷了,穷的都坐而待毙:我们的生机,尚余多少?全国的版图,大半划入战区,一方面,土匪、恶匪、帝国主义匪在横行,我们的生命,还有保障没有?“革命”,被军阀、土匪、反动分子、投机家独占了,虚伪横行天下:我们到那里去找真正的革命和信义?   面对“可悲、可怕、可愤”的现实,编者认为,中国现代文学最缺乏的就是深刻地正视、表现并表达出不满。“这里有文学界的新野。新野社是为开拓这块荒芜的新野而产生的。《新野》月刊便是报告书的一种。”编者说:“我们的态度是真挚的,我们决不敢苟同于革命的买空卖空,和主义的拍卖。我们现在的最大希望,是要得到强有力的作家,批评家,能够以真挚的努力,合力开拓这块广大的新野。”   正视现实!表现现实!而且――   改造现实!   《编后》中再一次表示:“我们以为现代中国文学最好的主顾,就是表现弱小民族的悲哀、民众的痛苦和所谓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官僚。”   《卷头语》和《编后》想来应是张我军执笔。   创刊号共发文章8篇(有创作,也有翻译),诗作两首。目录头条是张我军的《从革命文学论到无产阶级文学》。   早在1924年,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张我军任《台湾民报》汉文编辑时,即开始了对旧文学、旧道德的讨伐。他痛感摧毁旧制度、旧思想、旧文化的必要,决心为新文学的诞生和发展扫除障碍。《从革命文学论到无产阶级文学》作者首先指出:革命文学的声浪,近几年已传遍全国,但是许多人对于革命文学的意义,似乎都没有弄清楚。“有些人,甚至以为作品里面,有革命啊,炸弹啊,暗杀啊,打啊,血啊一类的字样,便算是革命文学的作品;而论文之类,只消大呼打倒非革命文学的文学,就大可以受文学青年的欢迎了”。于是文坛上竟然发生了这样的怪现象:“凡是揭上革命文学的旗帜的,即使内容是反革命的,也彼此大呼同志,而受人欢迎;凡是不显然揭出革命文学的旗帜的,则使内容是道地的革命文学,也要在被打倒之列了。”接着对革命文学进行了分析,他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提出革命文学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每一时代新兴的文学都是当时的革命文学。革命文学从破坏旧的形式入手,但是其重心却是作品的内容即思想,凡是具有“革除旧思想、旧制度,以及社会上、生活上各种不自然的因袭、陋俗”这种内容的文学作品,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