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海镜源》的编纂体例及其流传.doc

《韵海镜源》的编纂体例及其流传.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韵海镜源》的编纂、体例与流传 [摘 要] 《韵海镜源》是成书于唐代的一部重要著作,是一部集文字与音韵之大成的巨著,它既是类书,也是一部韵书、字书。该书首创类书按韵编排之体例,为后世韵府类书之鼻祖。但此书到宋代逐渐湮没,直至佚失。文章从编纂过程、体例、流传等方面阐述了该书在文献学史和类书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韵海镜源》编纂 体例 流传 [中图分类号] G256 1《韵海镜源》的编纂过程 《韵海镜源》三百六十卷,是唐代颜真卿被贬至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期间,召集文人好友共同探讨、编纂而成。颜真卿,字清臣,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进士,历仕平原太守、湖州刺史、户部侍郎、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太师,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诗人、学者。《韵海镜源》虽然佚失,但在《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通志·艺文略》、《崇文总目》、《宋史·艺文志》等书目中都有著录。与颜真卿同时代的学者封演《封氏闻见记》、殷亮《颜鲁公形状》、令狐峘《颜鲁公神道碑铭》等著作中也有较详细的记录。 三百六十卷的大型类书,一人之力实难完成,颜真卿必定组织了一大批文人学者,历经多年共同完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二叙述了此书曲折的编纂过程,“天宝末,平原太守颜真卿撰《韵海镜源》二百卷,未毕,属蕃寇凭陵,拔身济河,遗失五十余卷。广德中为湖州刺史,重加补辑,更于正经之外,加入子史释道诸书,撰成三百六十卷。”封演,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及第,累至屯田郎中,唐代宗大历六年为邢州刺史,历检校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与颜真卿生活的时代相同,且同在朝廷为官。根据封演的记载,我们得知:颜真卿先在天宝末编成二百卷,“蕃寇凭陵”即安禄山作乱时遗失书稿五十卷;大历中任湖州刺史时补编,成三百六十卷。 殷亮,祖籍河南,官至校书郎。其《颜鲁公行状》详细记叙了此书的编纂过程,“公初在平原未有兵革之日,著《韵海镜源》,成一家之作,始创条目,遂遇禄山之乱,寝而不修者二十余年,及至湖州以俸钱为纸笔之资,延江东文士萧存、陆士修、裴澄、陆鸿渐、颜祭、朱弁、李莆、清河寺僧智海,兼善小篆书吴士、汤涉等十余人,笔削旧章,该搜群籍,撰定为三百六十卷。”这里记载了颜真卿任平原太守时,已经开始了《韵海镜源》的编纂工作,后因安禄山之乱中止,直到二十多年后,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才继续编纂、删削此书。殷亮的记述可以从与颜真卿同时代的另一个学者令狐峘的记载中得到印证。令狐峘,唐玄宗天宝末年进士,与颜真卿同在朝廷为官,且二人命运相似,多次被贬。令狐峘《颜鲁公神道碑铭》云:“公转湖州刺史,初在德州尝著《韵海镜源》,遭难而止,至是乃延集文士纂而成文,古今文字该于理者,摭华撮要罔有不备,为三百六十卷。”鉴于令狐峘与颜真卿生活的时代相同、且在朝廷共事,令狐峘的记述应该是可信的。综合封演、殷亮、令狐峘三人所述,我们得知:由于公务繁忙以及战乱等原因,《韵海镜源》的编纂时间跨度很大。早在颜真卿任平原太守时即着手编纂,编纂了两百卷,遗失五十卷,存一百五十卷;二十年后,任湖州刺史时继续完成此书的编纂,编定为三百六十卷。 颜真卿《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云:“天宝末真卿出守平原,已与郡人渤海封绍、高篔,族弟今太子通事舍人浑等修之,裁成二百卷,属安禄山作乱止,具四分之一,及刺抚州,与州人左辅元、姜如璧等增而广之,成五百卷。事物婴扰,未遑刊削。大历壬子岁,真卿叨刺于湖……”结合颜真卿所记,我们可知,此书的编纂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天宝末(754年)任平原郡守,与郡人共修《韵海镜源》,成两百卷,安禄山作乱时遗失部分书稿;第二阶段,大历四年(769年)任抚州刺史,与州人共同增广至五百卷;第三阶段,大历七年至大历九年(772-774),延集各地文士精简压缩至三百六十卷,即成定稿。 此书不仅编纂的时间跨度大,且参与编纂的人员众多。颜真卿《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先后罗列了61位做出了不同贡献的编纂者,“天宝末真卿出守平原,已与郡人渤海封绍、高篔,族弟今太子通事舍人浑等修之,裁成二百卷,属安禄山作乱止,具四分之一,及刺抚州,与州人左辅元、姜如璧等增而广之,成五百卷。事物婴扰,未遑刊削。大历壬子岁,真卿叨刺于湖,公务之隙,乃与金陵沙门法海以季夏于州学及放生池日相讨论,至冬徙于兹山东偏,来年春遂终其事。前是颜浑、正字殷佐明亦尝同修,未毕各以事去。而起居郎裴郁往来登历。法海、李崿、陆羽亦尝同修,未毕各以事去因此,《韵海镜源》始创条目,为后世韵府类书之鼻祖。 关于此书的性质,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从目录学著作的分类来看,历来著录在经部小学类。《崇文总目》已在子部设立类书类,但《韵海镜源》被收入经部小学类,不入类书类。而清代学者谢启昆则不同意这样著录,其《小学考·声韵二》云:“是书为后人韵府之滥觞,本无关小学,以自来著录皆列小

文档评论(0)

gangsh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