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线性文明理论与文明多样性思想的形成
陈启能
人类从原始状态过渡到文明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大约从公元前4000-前3000年开始,人类从原始状态逐渐向文明过渡。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后,在世界各地出现的主要文明有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等多种。这些古代文明主要是自身发展起来的,因而各自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但是也有共同点。
“文明理论”是文明过程在人们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它有一个漫长的不断深化的过程。由于历史的原因,近(现)代意义上的文明理论大致形成于18世纪中叶的西欧。这时的西欧正值“启蒙运动时期”。近(现)代文明具有一种不断地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的动力。由“启蒙运动时期”孕育的文明样榜在异文化世界的扩展具有两重性:既有精神上的唤醒作用,又使精神受到伤害;既是鼓励又是束缚。有一点可以肯定:西欧诞生的近(现)代文明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和榜样,世界以后的发展并不只是它的复制和普及。文明过程的统一性,并不排除文明的多样性。多样性的统一不是以西方为标准,而是差异性的统一原则。
在18世纪,各种类型的文明理论都已出现,包括线性的、循环的、全球的、地域的;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线性文明理论,到18世纪末已达到其顶峰。在西方的文明理论的发展中,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是线性的文明理论。这种线性的文明理论源于基督教的历史观。基督教史学最早把历史理解为一个由固定的起点(上帝创世)到终点(末日审判)的直线运动,指出历史是一种向着既定目标前进的运动。启蒙思想家从内容上进行了更新:以理性取代神性,以科学取代迷信,以线性取代轮回,以进步破除天定。这样的线性历史观对欧洲史学和文明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历史和文明的发展过程一直被看成是一种由低向高,直至理想世界的直线运动。这种线性的文明观在政治和理论上具有两重性:既推崇“进步”和“理性”,又以西欧为中心向外扩张,带有殖民性。在文明观念的发展上,因其长期占有统治地位,妨碍了其他理论,特别是文明多样性思想的发展。
线性文明理论有明显的欧洲中心主义思想痕迹
从线性文明理论的发展看,许多欧洲的思想家都为此做出了贡献。法国的孟德斯鸠(Charles Louis Montesquieu,1689-1755)最早区分出未开化的荒野性和野蛮状态,但是还没有形成历史的线性发展概念。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在他的著作里虽然还未使用“文明”一词,但是他的《风俗论》被认为是“第一部真正的文明史”(语出英国史学史家古奇(George Peabody Gooch)《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伏尔泰已把“文明过程”划分为“几大时期”,大体为:马其顿亚历山大统治时期、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统治时期、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统治时期和法王路易十四统治时期。这是线性发展观的重要前提,虽然伏尔泰还未提出明确的线性发展理论。
杜尔哥(Anne Turgot,1729-1781)最早明确阐明“进步”的思想,认为进步是由于人类活动的经济形式的发展。他提出文明三阶段论:神话的阶段、思辨的阶段和科学的阶段。杜尔哥的线性文明理论强调的是理性自身的运动,强调历史进步,但是,“进步”思想尚未成为杜尔哥的最核心、最有价值的思想。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弗格森(A.Ferguson,1723-1816)也阐述了线性文明理论。他的方法是自然的、历史的方法,突出公民社会思想和文明思想,但是忽视文化在社会结构上的作用。更严重的是,他只把当代欧洲的“商业社会”看作是真正的、“精细的”文明社会,甚至否认印度和中国是“文明社会”。孔多塞(Jean Condorcet,1743-1794)发展了线性文明理论,把历史进程划分为10个时期,其中每个时期都是一种独特的“文明状态”(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孔多塞的缺点是忽视了历史形式的多样性和地域特色。
总起来说,18世纪,尤其是它的下半叶,是欧洲文明理论发展的重要阶段。“文明”这个术语正是在这一世纪产生的。如果说,伏尔泰和百科全书派说的“文明”还是一种行为方面的理想的话,那么到世纪末的孔多塞,“文明”已首先指的是社会发展的理想。
18世纪时“文明”概念的价值内容迅速扩大。在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和新兴起的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这一概念被赋予了一系列价值观念,包括人性、理智、安全、自由、所有制、容忍等等,从而成为一种理想。“文明”思想的发展也有其另一面的作用。它自己在发展中逐渐变成了意识形态的工具,帮助欧洲中心主义思想进行论证。18世纪时已出现了欧洲是全世界社会发展最佳模型的观念,而且这种欧洲中心主义已进一步演变出“西欧中心主义”。也就是说,在欧洲内部还要划线:“中心”(英、法)和边缘。在“中心”,现代化过程实现得最为成功,已建立了线性的历史概念和“进步”理论;而在边缘则不同。
19世纪上半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