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教育信息技术与高中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中期研究报告.docVIP

综合教育信息技术与高中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中期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省十一五规划省级课题中期研究材料 教育信息技术与高中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XJK06BXJ010) 中期研究报告 (主要研究人员:李召先 雷平生 唐圣锋 罗石文) 湖南省嘉禾一中课题研究实验小组编印 二00八年五月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背景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量的海量,使知识的载体、超时空、超文体、并以瞬时速度贮存、选择、处理、传递、显示和创造知识信息,并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 在科学与技术不断革命和知识信息激增的冲击下,教育内容在量、质、结构和形式上也发生着重大变化。教育内容将以磁盘、光盘、互联网等为载体不断地扩大,光盘、磁盘、网络将逐步取代课本在学校教育中所占的主导地位,使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教育资源获得空前的节约与优化,从而使教学形态、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等发生极大而深刻的变化。 在“十五”教育科研规划期间,全国各地围绕“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等主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从理论和操作上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尤其是东北师大钟绍春教授任组长的教育部中央电教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使与之合作的300多所学校的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全国许多学校在资源库建设、自主课件的开发与运用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基于校园网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然而,由于我国中小学教育体制、结构和内容的不开放性,容纳新知识、鼓励创新精神、鼓励动手创新能力的机制久活跃,人们仍然沉湎于应试教育中,教育观念僵化,教学方式落后,致使信息技术在中学教育中使用效益低,大多是“课件演示加传统教学模式”的运用方式。因此,学校在前期投入的基础上,如何真正发挥教育信息技术的应有作用,让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起来,是具有很大的探讨与研究价值的。 为此,我们将在硬件设施建设已达到较高水准的基础上,在教育部中央电教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成果的指导下,立足于实践,着力探究“教育信息技术与高中学科课程整合的策略、途径、及方法”,真正让教育信息技术在中学课程的应有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期望用5年时间,形成良好的运用效果。 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信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提出来的。 从国际范围来看,在90年代中期以前,各国为了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基本上是采用第一种模式——单独设课;到90年代中期以后才有一些国家开始试用第二种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1]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即当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2]当时(1992年)是在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八五”规划重点课题《运用电化教育促进教学过程优化》子课题——长春电化教育馆与长春实验中学承担的《激励整合教学模式研究》见到“整合”二字的。由于当时我国中小学的教育技术还处于视听技术阶段,所以该课题所研究的整合,实际上仍是从媒体论的角度对电教媒体优化组合的研究,并未达到我们所讲的“融”的境界,即:具备了一定的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环境条件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3] 何克抗、李克东教授主持的、始于1994年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重点科研项目《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是我国最早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的研究。[3]?“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模式改革试验研究,初步建构起了全新的识字、阅读和作文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显著地提高了试验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想法是1997年以来最先由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中心北京部的潘懋德老师提出来,他们刚开始是以研究课题的形式在全国开展研究和推广。[5] 1998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人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提法,第一次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并于1998年6月开始设立“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组,并将其列入“九五”重点课题的子课题进行立项。?1998年12月,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提出报告,汇报“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项目的理念、进展情况,获得有关领导的认可。? 1998年何克抗在《学科教育》第3一6期上发表了《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建构主义的由来和发展,阐述了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环境的教学改革模式,为建构主义的理论与信息技术结合,革新传统教学的研究,为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 1999年1月,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在北京师范大学组织召开了有数十所学校参加的“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

文档评论(0)

ted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