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地理的理论与实践(福建).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着地”的方法教地理 2014.10.25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李万龙 一、地理教学中的不“着地”现象 二、地理教学不“着地”的原因分析 三、“着地”地理教学的理论建构 四、目标的设定与评价任务的设计 五、教材处理经验化 六、信息呈现可视化 七、教学过程活动化 八、校本课程实践化 一、地理教学中的不“着地”现象 1、教知识,脱离学生生活经验 3、奉教科书为圭臬 2、地理实践活动缺失 我们第一个自然哲学的教师是我们的手、足和眼睛。用书本代替它们,不是教我们去推理,而是教我们用别人的理智,而不是用自己的理智,它叫我们相信得多,知道得少。(杜威) 儿童经验里的事实和真理,和包含在各门科目里的事实和真理,是一个教育现实的起点和终点。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既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杜威) 不“着地”的直接结果是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加。 其次是,学生只记住了地理知识,而不能将地理知识灵活运用于自己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失去了好奇心。 另外,把书本上的地理知识奉为真理,可能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缺乏对大自然的体验,缺乏对自然现象、自然过程的感性理解。因此,如同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的培育,自然地理对孩子的认知和情感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今天,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对不少国人而言旅游成了“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家就忘”的一个笑话。这说明了什么?很多人缺失欣赏自然界的眼光和能力,这是地理素养的问题,也是地理教育的问题。一个有教养的人会热爱自然、欣赏自然、享受自然。如果在一个美丽的景区,游人只能追随导游介绍的那些不着边际的想象,如青蛙、孙悟空、恋人……那实在是太可悲了。二十年、三十年后,如果我们仍然还是这样的旅游,真应该反思我们的地理教育了。(对《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思考》,《地理教学》2012第5期,俞立中。) 《舌尖上的中国》中的梯田水稻的区位条件。 二、地理教学不“着地”的原因分析 1、应试的教育生态:重知识轻过程方法、重技能轻创造、重传授轻自我建构等。 2、相关法律的缺失:学校和教师的无限责任。 三、“着地”地理教学的理论建构 四、教学目标:重过程与方法 两个过程、两个方法。 (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五、评价任务:情境设置 1、评价设计的情境化; 2、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 3、目标、评价、教学的一致性。 六、教学过程活动化 四种基本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先学后教(易) 先教后用(难) 先学后教(一轮) 训练+小专题(二轮) 1、少教多学; 2、以学定教; 3、重学习活动的设计; 4、展示是重要的学习方式; 5、点评和对话是关键。 七、教材处理经验化 1、地理事件情境化 2、案例开发乡土化 3、整合经验主题化 在美国,教学活动最显著的特之一是以项目为基础,即所谓的Project-based,就是老师布置一个主题,通常这个主题跟刚刚学过的知识紧密相关,老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充足的时间、清晰的评分标准和时间表,让学生利用课堂或课后的时间,独立或合作完成对这个主题的研究,最后在班级内展示。 以目的为中心的教育起源于美国的奥德丽·科恩学院(《重建美国的大胆计划》,华东师大出版社)。 它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学生在使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对于自己和别人的生活有积极意义的问题时,学习学得最好。 ◆不是学习目标 ◆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目的 ◆激发学生的兴趣 ◆不同于任务驱动 ◆其实是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个问题越真实越好 教重要的在于听, 学重要的在于说。 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主要有:注重过程,学生习得科学研究的方法,习得的知识也比较牢固;在展示的过程中进行讨论、互动,发展了学生的演讲能力、自信心、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等;也为针对性的教学提供了依据。 香港中学文凭:互动地理3 第7部:全球增温(是事实还是虚构?) 单元一:我们的地球变得越来越暖吗? Ⅰ全球变暖的证据是什么? Ⅱ全球变暖只是温度的长期波动吗? Ⅲ人们对全球增温有一致的定论吗? 单元二:大气是如何受热的? Ⅰ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有何分别? Ⅱ日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是怎样的? Ⅲ影响全球气温分布的是什么? 单元三:全球增温的可能人为因素是什么? Ⅰ温室效应是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ed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