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联班第一讲
对联三要素:创意,遣词,抒情。
诗的优点在于写情,传意。没了感情诗就不是诗,只是词藻。
相较于诗而言,对联是冷的,少了那股热情,却有了另一种威严,所以对联多半是用挂的。
在字藻方面,比如:「寒鸭戏水」、「芦沟晓月」、「荷塘月色」、「平湖秋月」、「暮鼓晨钟」、「酒池肉林」等,许多成语都是靠四个字去表达出一完整的意旨,这就是文字的精妙之处,我们学习写作的,多半也在致力于承先(成语、用典)与启后(造词),在造词上要有一些经验,期待能将字藻的生动与写意联系起来,比如日文的「轻食」、韩文的「暖男」、中文「宅男」,这些都是新创的造词,其用意也就是写对联时所习惯上去表达的一种造词的技巧。写对联最重要的就是在短短的几个字中把意思给充份地表达出来,且表达得越完善越多越好,这就是造词的出发点。有别于创新词的潮风,对联的写作是在浓缩精义下去巧妙运用(玩弄)这些词藻,在不同时机不同地点不同层次的组合字词时随机借义生字,去将中文字一个字一个字给组合起来,产生意境,这其中联系其间的有领字(动词)、有虚字,靠着这些字将名词或主词给修饰及润笔,这就是抒情,也是对联的写作技巧。
也因此,我们写对联时除了要有创意外,借着词藻的华丽与意幽将情境给抒发出来,让读者有一种共鸣,好比看到一缚你所绘的图一般,能体悟到画中的境界,感受到那股情景,这就是写好对联的基本功。有别于散文,对联是字字有其妙用之处,少废话,不白话,然后在上下联相对仗的情况下所孕生的一种文学。也就是一种文字的游戏。
学诗钟的帮助就是在平仄与词性的对仗上的讲究的一种训练,诗钟由于字少,所以较不容易写出白话联出来,对于初学对联的人来说,容易越写越白话(越顺手)的毛病,可以靠着练笔诗钟得到改善。
初学对联的人还有一种毛病,就是为了上下联词性上的对仗要求变得让读读起来都有一种很像有合掌的嫌疑的感决,主因是你上下联写得越工,当然就越容易意近,这是新手所易犯的。所以在捏拿上,要保持近而不能太近,这样就可以兼顾。所以在新近的教学中,我们大胆地鼓励不要怕以意犯律,就是说宁可宽也不要太要求工,你只要想到当句自对的精神,一幅联中有一半一上工对其他地方宽,整联都算工对,秉持这样的想法去写就够发挥,不致于自绑手脚,变得越写越合掌了。
写对联的技巧有别于写应对联的地方就是可以更改出句,等对句写出后发觉出句再改一下会更好时就回来更改出句,这样的写法就是对联的写法,上下联可以随时修改。
我们如何加强我们的对联写作能力,就是动手去写。
------------------------------------------------------------------------
对联第一次课
出句:日涌云飞,冰山尽着黄金甲 (大肠世家)
对句:风雕雪镀,石岭终成白玉鞍
对句:春回雪住,梅岭新披白玉衫
对句:春归雨润,柳岸重垂翡翠帘
对句:秋来蝶舞,幽径也铺棉柔毡
上联:玉簟无眠,满帘竹影三分月
上联:朱户又开,数阶梨雨几丛蝶
上联:青石正酣,满怀柳雪千丛蝶
下联:绿窗初醒,一枕槐风半树蝉
这是2004年3月举办的14擂前三名的两题应对联。学习对联,除了知道如何写之外,参看别人的写法给自己开一扇窗,以学不足。想要学好对联,重要的是创意,然而一切都在工对的基础上去发扬意境,有人说,写对联好像在画一幅画,这是创意的思路,炼字是进步的不二法则。
今天我们从对联的基本知识说起。
楹联六大要素:一:字句对等 二:词性对品 三:结构对应 四:节律对拍 五:平仄对立 六:形对意联
楹联格律:
联律通则
第 一 条 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 二 条 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 三 条 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 四 条 节律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第 五 条 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3),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 六 条 形对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第二章 传统对格
第 七 条 对于历史上形成且沿用至今的属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