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讲
一、选择题
1.A.CO+H2O高温CO2+H2
B.3NO2+H2O 2HNO3+NO
C.2Na2O2+2H2O 4NaOH+O2↑
D.2F2+2H2O 4HF+O2
解析 答案 2.泰国洪水过后,为预防细菌滋生,居民多用“84”消毒液消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ClO溶液的消毒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
B.1 mo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1 mol电子
C.NaClO溶液的漂白原理与Na2O2、SO2相同
D.“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盐酸)共同使用
解析 NaClO具有强氧化性,其消毒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A项正确;Cl2+NaOH===NaCl+NaClO+H2O,1 mol Cl2反应转移1 mol电子,B项正确;NaClO、Na2O2的漂白性均为氧化型,SO2为化合型漂白,C项错误;“84”消毒液中NaClO与盐酸混合,发生化学反应:ClO-+Cl-+2H+===Cl2↑+H2O,故D项正确。
答案 C
3.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而置换反应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则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C
4.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F2、K、HCl B.Cl2、Al、H2
C.NO2、Na、Br2 D.O2、SO2、H2O
解析 元素具有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具有最低化合价时只有还原性,而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F无正价,故只具有氧化性;K没有负化合价,只具有还原性;HCl中H+具有氧化性,Cl-具有还原性。
答案 A
5.(OH)3 △
3HNCO;8HNCO+6NO2 △ 7N2+8CO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C3N3(OH)3与HNCO为同一物质
B.HNCO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
C.1 mol NO2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4 mol
D.反应中NO2是还原剂
答案 6.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2NH+H2===LiNH2+Li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Li2NH中N的化合价是-1
B.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Li+和H-的离子半径相等
D.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
解析 首先明确Li在化合物中一定是+1价,确定反应Li2NH+H2===LiNH2+LiH是一歧化反应,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其次对照选项做出判断。
答案 7.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我国锑的蕴藏量占世界第一。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
2Sb2S3+3O2+6FeSb4O6+6FeS①
Sb4O6+6C4Sb+6CO↑②
关于反应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分别是Sb2S3、Sb4O6
B.反应①中每生成3 mol FeS时,共转移6 mol电子
C.反应②说明高温下Sb的还原性比C强
D.每生成4 mol Sb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解析 在①中Sb、S两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所以Sb2S3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②中碳是还原剂,其还原性强于Sb;生成4 mol Sb时①中的还原剂是6 mol Fe,②中还原剂是6 mol C,物质的量之比应为1∶1,故B项正确。
答案 B
8. )
A.Li2NH中N的化合价是-1
B.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Li+和H-的离子半径相等
D.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
解析 答案 二、非选择题
9.小明为验证NO2的氧化性和NO的还原性,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NO2和NO,并验证其性质,装置图如下:
(1)写出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证明NO2的氧化性;在丙中鼓入空气后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证明NO的还原性。
(2)实验前丙中充满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反应方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