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石”丛书10周年座谈会发言摘要..doc

“哲人石”丛书10周年座谈会发言摘要..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哲人石”丛书10周年座谈会发言摘要.

他山之石 承前启后——“哲人石”丛书10周年座谈会发言摘要2010-01-14 18:24:23来自: 孤帆远影 贺“哲人石”10岁□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元“哲人石”丛书一路10年走来,推出诸多时代感强、感染力深的科普精品,引领了科学文化出版的方向,实现了“立足当代科学前沿,彰显当代科技名家,绍介当代科学思潮,激扬科技创新精神”的出版宗旨。同时,这套书的出版也体现了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不凡的眼界和出版豪情,体现了一种对于社会文化事业的责任感。衷心祝愿这套丛书长盛不衰,也祝愿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在科学文化传播领域再创佳绩!点石之情 有容乃大□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绶琯“哲人石”出版已10年。回顾这10年里频频“点石”之情,愿在此一吐心中珍藏的一些感受。这是“被点之石”的感受,未必能够真正体会到“炼石者”的匠心和“点石”者的辛劳和技巧。加以我这块“石”虽然有幸受点,却尚未见成金,所以只是报告一下自我感觉,以表心意。多年以来,每当与卞毓麟相见,他总会带来一些惊喜。10年前的一次,他带来的是一本普利高津新著的新译。这是他到上海后参加策划的“哲人石”丛书的第一本。普利高津是当代一位科学思想猛烈冲击科学传统的名家。丛书把他亲笔作序、充满挑战意识的新作取为开卷首选,令我这样一个久经文化荒漠忍饥忧渴的归客怦然心动。科学,包括以认识自然为旨的自然科学,和运用由此得来的知识以扩展人类自身能力的技术科学。前者以其理性与思辨汇入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往往被归入“科学文化”,后者常被笼统地称作“科技”,主宰了人类历史上物质文明的进步。在我国文化大饥馑期间,前者遭到了致命摧残,后者遭到了全面歪曲。灾后的“拨乱反正”虽然扭转了大局,但有些高层次上的问题至今余波未息。“科学文化”属其中之一。近来谈论甚多的“钱学森之问”就反映了这种情况。在科普的拨乱反正中,着力开拓国际名著的引进显然是必由之道。(当今文明世界中科学知识的共献共享已成共识。但是第一流的科学家往往并非就是最好的科普作者。所以任何国家出现的名家科普佳作就必然为普世珍惜,争相出版。)对于我们的初期开拓者,面对嗷嗷待哺的读者和尚待摸索的市场,选题和翻译无疑是最关键的要素。对于我,前面所说的“哲人石”所作的的选择确实带给了我意外的惊喜。其中策划者的眼力,编者的胆识,还有翻译者的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曾久久地在心中留下了回响。弹指十年,今日的卞毓麟鬓染微霜。这回带给我的是一本阿西莫夫随笔的自选集,也是“哲人石”丛书中必威体育精装版的一本。我一直是阿西莫夫的一个忠实读者。读他的著作本应有喜无惊。但这一回却出乎意料,不无惊喜地在他那三十一篇“小品”中时而品味出了一位科普大师思想中一道道“源头活水”,俨然一派“科学文化”风光!10年里这一前一后的惊喜当属偶然。但发生的概率却有一定的必然性。这10年里卞毓麟和他的同事“炼”出的“哲人石”多达八十五块,琳琅满目。我浏览过的虽然十不满一,精读过的更少,但仍不失为全豹的一斑。原先忖测一时未必得到青睐的“科学文化”竟然触手可及。这足以使人窥见“哲人石”作为出版事业的格调和作为出版业的多元化。多元化是明智的。因为学术见解需要宽容。包容尽可能多的不同观点、照顾尽可能多的不同需求,“有容乃大!”“哲人石”的文章种类也是多元的。除了名家佳作之外,还设置了传记系列,思潮系列等等。人们可以各取所好。我读了其中几册,同样觉得受益良多。我认为自己还算是一个“好读书”的人。但是大多数是“困而读之”,每年里能够从吾所好,坐下来好好读一两本的时候其实不多。这样,对于图书,就既希望其多样任我选择,又希望其精选适我要求。同样重要的还希望译者的学养和笔力能有充分的保证。这些显然苛刻的要求在我接触过的几块“哲人石”中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是古代“哲人之石”的炼金士们炼石点金,年复一年,代复一代,终于造就了今日化学科学的成长。我欣遇今日“哲人石”的操持者,自己虽是泥沙之质,难以变出几两黄金。但是沙中碎石一旦被“点”到了,“欣于所遇,暂得于己”,碎金也许只是一二毫克,但也就“快然自足”了!我相信世上“读书人”芸芸如我者一定很多,搞得好聚起来就会成为一种“资源”。所见及此,事实上,自古以来就一直有人把沙里淘金当做是一方致富之源!至于“炼金者”“点”出“金块金砖”的宏愿,相当于人们想望中的学术大成就。对此王国维在他脍炙人口的名篇里曾经以三则宋词形容三个必要条件,即:学识(或天赋)、勤奋和机遇。对于任何一个人,“三事俱备”的概率一般不高。而如果以每一百万人为一群,那么不管是哪一群,人的天赋情况和勤奋程度的分布都应当基本上相同,各群人作出成就的概率就完全取决于他们为自己创造的机遇。科普图书看来平常,但却正是在为自己社会的科学成就创造机遇。这是概率问题,主要看数量,但质量赋有权重。今日“哲人石”的炼金士们保持现在的势头“炼而不

文档评论(0)

gangsh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