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凡卡教学设计1凡卡教学设计1
《凡卡》教学设计
-------- 集体备课
资阳四三一南津希望小学 蒋明德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心愿。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一起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1、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凡卡内心地向往,从中体会凡卡的悲惨生活;2、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课文中的“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都是凡卡的姓名。“茹科夫”是他的姓,“伊凡”是他的名,“凡卡”是“伊凡”的爱称。 二、检查预习。 1.《凡卡》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是俄国沙皇统治时期的事情。) 2.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3.指名说说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凡卡写的信的内容。(第三、八、十、十一、十二、十五自然段。) 4.把凡卡写的信连起来读一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1.提出自学要求;再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除了凡卡写的信的内容外还写了一些什么;如果要给课文分段,应该怎样分。 2.学生按要求阅读思考,教师辅导答疑。 3.讨论交流。 (1)课文中除了凡卡写的信的内容,还写了什么?(还写了凡卡怎样写信,怎样寄信,写了凡卡写信的时候和寄信以后想到的事情。) (2)这篇课文可以怎样分段?(可以按照写信前、写信、写信后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段,讲凡卡准备写信;第三至第十五自然段是第二段,讲凡卡写信的内容和他写信时想到的事情;第十六自然段至结束是第三段,讲凡卡写信封、寄信和寄信后做的梦。) 4.指名按分的段朗读课文。(第二段比较长,可分几个人读。):揪、拖、揍;捉弄,挨饿、挨冻、受累;
(2)读,体会,感受。
(3)练习填空,总结写法。
3、学习凡卡在乡下生活快乐这部分内容。
(1)配乐齐读和爷爷看圣诞树一段。
(2)谈感受。
4、了解文章4、5、6自然段,体会凡卡和爷爷在乡下忍受生活折磨与煎熬。
5、了解资料,体会凡卡和爷爷得悲惨命运。
6、揭示本课时代背景。
7、提问:凡卡的这份信爷爷能收到吗?(讨论)
8、配乐朗读“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一段。
9、拓展练习。
10、了解作者契诃夫,推荐读书。
五、总结全文。
(板书)
凡卡---------写信---------------寄信
乡 下------------------------活不下去
城 里------------------------死路一条
抓 住 细 节
对 比 反 衬
“小 夜 曲”
-------《凡卡》教学反思 周文华
一位哲人说过“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在快乐中回忆快乐。”
--- 题记
本学期学校举行了全员赛教活动。三年前的我热情洋溢对这样的活动满天欢喜极其喜欢参与,那时的我常常因为一个字或一个标点琢磨半晚上,清早起来又会精神百倍,也常常为自己有这样的教书 “特长”而暗喜。
而如今,匆忙准备了一周的这节课也已经问世,现回忆起来自己在设计处理本节课上一些想法和做法与大家商榷。
本次我在选课时,开始一直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自己这次应该在教学中突出哪些特点,进行哪些研究领域,比较茫然。几经转侧,我下定决心向《凡卡》这部短篇小说——老课文挑战,在原学校只是在93年时听屈银娥老师上过一次这课,时隔16年,我对她上课时的情形,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我想自己看家本领多的是,一部小说怎能把我难倒,性格固执、倔强的我,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创作。
一、教材求“透”、求“超”
晚上我在家,一字一句,一个标点的研读本课,在读的过程中,我记录自己在反复阅读文章时想到的种种问题,预设种种情境,一次次“揉碎”教材每个字,一次又一次的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凡卡,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上网查阅契诃夫写这篇小说的目的,深入了解19世纪沙俄统治下农民生活的悲惨,同时对作者世界观,人生观进行了多次剖析,在一次次的阅读中为故事主人公的悲惨遭遇痛涕流泪;在一次次的阅读中,升华主题,领悟内涵;教材显然在字斟句酌中已吃透,即使哪句话在哪个自然段我都记的一清二楚。接下来就要在“超”字上功夫了,如何依托教材为蓝本,以教材为依据,取舍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超越教材,如何做到长文短教,旧文新教,“老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