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村综合地球物理实习..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桃村综合地球物理实习.

专业教学实习报告 桃村综合地球物理实习 学生姓名 王 风 帆 学 号 050422006018 专业名称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专业年级 2006级 实习地点 烟台栖霞市桃村镇 实习日期 2010年3月27~2010年4月10日 报告完成日期 2010年4月20日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系 目 录 前言 2010年3月27日至2010年4月10日,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系2006级学生在烟台栖霞市桃村镇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地球物理本科教学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分为地震、电法和磁法三部分。2005级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共分为两个大组,后又与勘探技术与工程专业混合一组,共6大组,每二组进行一种勘探实习,每三天一轮换,(在磁法实习中两组又分为三组,分别进行磁法勘探),最后几天自由分配。 实习与3月28日正式开始,实习范围有西庄以北的山坡,英灵山陵园附近公路、桃村北路与蓝烟铁路间的水库以及百佳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西侧的一个典型断裂。实习区域涵盖了多种地形、地貌,在实习中可以看到在实际勘探过程中才出现的各种情况,使我们了解到在实际采集工作中应注意的各种问题,增加了我们的经验。 为期两周的野外实习结束后,我们回到了学校进行后期的处理与解释工作,根据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并最终进行了综合解释。 在此次实习中,我们熟悉了野外工作的各个环节,更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在完成各项工作后,编写实习报告。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一、实习区域概况 本次实习区所在地桃村镇位于栖霞市东南,牙山东麓。该镇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有牙山,海拔806米,支脉绵亘向东渐低缓。南部丘陵绵延,中部属丘陵地,南部河道汇流,呈小坪地。 二、区域地层 本次实习区属华北地层区鲁东地层分区,出露地层有上太古界胶东群,下元古界粉子山群,中生界侏罗系下上统莱阳组,白垩系下统青山组,上统王氏组,新生界第三系唐山棚组,在山间河谷分布有新生界第四系的大站组、沂河组和临沂组。 上述地层的主要分布情况为:胶东群主要分布于实习区西北部,桃村断裂以西,英灵山以北的广大区域;粉子山群广泛分布于实习区南部,接官亭以南的广大区域;青山组主要分布于桃村—桃花顶—崮山,观水镇南侧,铁口乡东侧等地,王氏组主要分布于本区中部的桃村盆地,桃村—西留瞳—观水—铁口一带,总体分布呈北东向展布,盆地中部多为第四系覆盖;唐山棚砾岩组主要分布于实习区北部卧龙山;大站组位于铁口东一带;临沂组分布于现代河流两侧及冲沟中;沂河组分布于现代较大的河床中。 三、构造 (一)断裂构造 本区断裂构造以桃村断裂最为明显,该断裂属牟平—即墨断裂带,总体呈北东40°~50°延伸,倾向不一,倾角一般较陡。该断裂全长达100千米,宽40~50千米,规模十分宏伟。断裂带由一系列大致相互平行,间距近似相等的压扭性断裂组成,由西向东有桃村—东陡山断裂、郭城—即墨断裂、朱吴—店集断裂、海阳—青岛断裂以及乳山—留格庄断裂。 桃村断裂宽度50~100米不等。局部达200米或更宽,总体向北东50°,多数地段南东倾,倾角60~80°,局部地段北西倾,断裂带两侧地质内容有明显差异。断裂带由构造砾岩、碎裂岩、断层泥、蚀变岩等组成,同时伴有岩脉入侵。在露头较好地段可见到断层内部及边缘岩石发生揉皱、擦痕等。 (二)节理 实习区内由于受到桃村断裂左平移的影响和层内重力塌陷作用,出现众多小规模位移的节理构造。所见节理构造主要出现在王氏组沉积地层内,在桃村西路堑和烟青公路上随处可见。 (三)褶皱构造 本区褶皱构造以郭城—徐家店背斜构造最为典型。褶皱枢纽走向为北东向,在中生界王氏组沉积地层内部,由于推覆构造和地层重力滑塌,时常出现一些小型牵引褶皱。 四、地质发展史 在太古代—元古代时期,阜平运动结束之后,本区地壳面积下沉,并发生大规模的火山—沉积作用,随着沉积物厚度不断加大,本区地层又经历了区域变质作用和局部混合岩化作用,由于南北向应力挤压和地壳上隆起作用,本区在太古代至少经历了在晩太古代早期发生的胶东群蓬奇组形成的一系列复背斜、复向斜、褶皱束、平卧式倒转褶皱和在晩太古晚期形成的系列开阔的东西向构造事件。 在元古代时期,本区发生了胶东运动和粉子山群运动,胶东群和粉子山群共同组成了本区结晶基底。在粉子山运动之后,本区长期处于上升剥蚀状态,一直到中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