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蝮蛇和蝰蛇.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蝮蛇和蝰蛇

蝰科--蝮亚科 Viperidae--Crotalinae 亚洲蝮属:Gloydius 本属共10种,全部分布在亚洲,中国分布有6种 10:中文学名:短尾蝮   拉丁文学名:Gloydius brevicaudus 中文俗名:  七寸子(长江以北)  土蝮蛇(陕西洋县)  土夫蛇(四川东北)  土公蛇(皖北)  土巴蛇(皖南)  麻七寸  烂肚蛇  土地跑(江西)  反鼻蛇  地扁蛇  虺蛇  白花七步倒(江苏)  狗屎塔  狗屎蝮  草上飞  土公蛇  烂塔蛇  灰链鞭  得地灰扑(浙江)  土虺蛇(上海) [识别特征] 全长雄性414+64 mm,雌性344+48 mm,背面浅褐色到红褐色,有两行深棕色圆斑,左右交错或并列,圆斑中央色浅,外侧常开放呈马啼形,有的标本还有一条红棕色脊线;眼后有一呈色眉纹,其上缘镶以黄白色边;尾后段黄白色,但尾尖常为黑色。吻棱明显;鼻间鳞外侧尖细笛向后弯;背鳞中段21行;腹鳞+尾下鳞167-196,平均180。有颊窝,有管牙。[分布] 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国外分布于朝鲜半岛。[生物学] 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区,春秋两季多集中在坟堆草丛冬眠场所附近活动;夏季秋初多分散活动于稻田、耕地、沟渠、路边、村舍、园林捕吃鼠类、蜥蜴、蛙、鱼、蛇等,白天晚上都见外出活动。在浙江每年11月到翌年3月初为冬眠期,在活动期的5及6月和10月分布有两次活动高峰。卵胎生,5月及9月曾见交配,8月到9月产仔2~20条,初生仔蛇全长140~170 mm。垂直分布从沿海低地到秦巴山区海拔1 100 m。 11:中文学名:中介蝮   拉丁文学名:Gloydius intermedius 中文俗名:  扎嘎勒卖图.毛盖(蒙古语)  麻七寸  七寸蛇(青海)  七寸子(甘肃)  草上飞  土公蛇  烂肚蝮  土球子  地扁蛇 [识别特征] 全长雄性500+90 mm,雌性530+70 mm。背面砂黄色,具两行深褐色圆斑,左右圆斑往往并合,其间的砂黄色在背面形成一列窄横纹;眼后黑眉较宽,其上缘镶黄白色边。上唇浅褐色主要占上唇鳞。鼻间鳞两外侧尖细而微弯向后;中段背鳞23-25行;腹鳞+尾下鳞187-229,平均207。有颊窝,有管牙。[分布] 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国外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蒙古。[生物学] 在新疆栖居于海拔900~1 650 m低山多石缝和灌丛地方,夏秋季早上及午后在草场活动捕食,中午炎热则隐蔽于石山洞穴或灌木丛下鼠洞中,阴凉天气整天在外活动。9月中逐渐往背风向阳地方转移,10月底或11月初进入冬眠。以蜥蜴或鼠为食物。卵胎生,8月产仔2~5条,初生仔蛇全长200 mm左右。在甘肃栖居于620~2 400 m平原、丘陵、高山的麦田、路旁、石堆、坟地及村舍附近,除蜥蜴外,也见吃鱼、蛙、鸟及其他蛇类。在青海,主要栖居于林缘灌丛、草地或乱石堆,主吃鼠类,也吃蜥蜴及鸟,垂直分布可达4 000 m。 12:中文学名:岩栖蝮   拉丁文学名:Gloydius saxatilis 中文俗名:  土球子  狗屎堆  大花蛇(辽宁)  [识别特征] 全长雄性518~748 mm,雌性528~635 mm。背面黄褐色或砂黄色,有29~44个各占4~5枚鳞的暗褐或黑褐色宽横纹,有些地方可看出它们是由左右两圆斑并合形成;眼后黑褐色眉纹宽,上下缘都不镶白边。鼻间鳞两外侧尖细;中段背鳞23行;腹鳞+尾下鳞192~212,平均198。有颊窝,有管牙。[分布] 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山东。国外分布于俄罗斯远东滨海地区,朝鲜半岛。[生物学] 栖息于石山阳坡,亦见于林地边缘,溪流沿岸,常见于石缝中。主要以鼠类为食物。4~5月及9~10月为活动高峰期,9月下旬入蛰冬眠,次年5月上旬出蛰。9月产3~8条仔蛇,初生仔蛇全长198~238 mm 13:中文学名:高原蝮   拉丁文学名:Gloydius strauchi 中文俗名:  麻蛇(青海)  [识别特征] 全长雄性413+61 mm,雌性459+60 mm。背面灰褐色,具红褐色或、铜色斑纹,系由两种颜色的鳞片组合形成,深色斑既不呈明显的两行圆斑,也不呈明显的横斑;眼后有深棕色纵纹,上下缘不镶浅色边。吻棱不显;鼻间鳞略呈梯形,两外侧不尖细;背鳞中段21行为多,部分为19行,极个别可达23行;腹鳞+尾下鳞183~222,平均195。有颊窝,有管牙。[分布] 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国外无报道。[生物学] 生活于高山高原地区,多出没于乱石堆处或灌丛杂草中。以鼠类、蜥蜴及蛙类为食物。9~10月产仔蛇6~7条,初生仔蛇全长110~120 mm,可能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