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doc

  1. 1、本文档共1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 绪论 翻译的作用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翻译都是一项极其古老的活动。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语言的翻译几乎同语言本身一样古老。从原始部落之间的交往到现代文明的传播;从古罗马帝国到现代欧洲共同体的发展,从基督教的传播到佛教的弘扬,首先应归功于翻译活动的进行。文明的保存与传播、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无不是通过翻译工作者的参与而得以实现的。 纵观中西方翻译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翻译在文明、社会发展的历史中起着首要的作用。 公元前三世纪西方翻译揭开了它的第一页。七十二名犹太学者聚集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把《圣经·旧约》由希伯来语翻译成希腊语,用以满足亚历山大城中说希腊语的犹太人的需要,书名叫《七十子希腊文本》。 自公元前四世纪开始至今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西方的翻译曾出现过五次翻译高潮(或可分为五个发展阶段)。第一次是公元前四世纪末,希腊社会走向衰落,但希腊文化依然光辉灿烂,逐渐强大的罗马文化较之逊色不少。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后来的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史诗和大批的希腊著名文学作品,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致日后西方继承古希腊文学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西方第二次翻译高潮出现在公元四——六世纪,即罗马帝国的后期至中世纪初期。这个时期的翻译主要以宗教文献为主。在西方宗教势力强大,他们敌视世俗文学,极力发展服务自身的宗教文化,《圣经》被奉为基督教经典。于是,由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写成《圣经》和其他宗教作品的拉丁语翻译和诠释轰动一时,在取得了教会文化上取得垄断地位,以哲罗姆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定本,标志《圣经》翻译取得与世俗文学翻译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圣经》也被翻译成各自小国语言,使宗教翻译占有更大市场。 中世纪中后期,即十一至十三世纪之间,是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三次高潮。早在九世纪和十世纪,叙利亚学者聚集雅典,把大批希腊典籍译成古叙利亚语,带回巴格达,巴格达一时成为阿拉伯人研究、翻译希腊文化的中心。后来,翻译家们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把这些阿拉伯文的希腊典籍转译成拉丁语,使托莱多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翻译及学术活动延续了百年之久,影响深远。 十四至十六世纪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也是翻译史上前所未见的一次大发展。这次翻译高潮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个领域,涉及古代和当时的主要作品,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德国的宗教改革家路德采用民众的语言翻译了“民众的圣经”,开创了现代德语发展的新纪元;法国文学家阿米欧翻译的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简称《名人传》),是法国乃至整个西方翻译史上一部不朽的文学译著;英国的名译者、名译者更是数不胜数:诺斯译的《名人传》、查普曼译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弗洛里欧译的蒙田《散文集》是英国文学译著中的灿烂明星,《钦定圣经译本》被称为“英语中最伟大的译著”,是英国家喻户晓、人手一册的经典作品,对现代英语的发展影响深远。“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发展,对民族语言、民族文学和民族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作用,也说明翻译是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出现了翻译史上的第五次高潮。二战后,西方经济恢复、科技发展,社会进入相对稳定期,为翻译等文化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翻译的范围扩大到传统的翻译领域文学、宗教作品以外的科技、商业等领域;特别是在联合国和欧洲共同市场形成后, 西方各国之间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和交往日益频繁、密切,这些都是通过翻译实现的。 中国的翻译,早在《周礼》和《礼记》中就有对翻译官的记载,当时被称为“象胥”、“舌人”负责接待四方民族和国家的使节与宾客并通译事宜,而翻译也被称为“寄”、“象”、“狄鞮”、“译”。这是对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国通过翻译而交流的史实,即世界上最早的3000年前的口译记录。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从公元67年天竺(印度)僧侣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洛阳白马寺讲经译经以来,已有约2000年的历史,出现过的翻译高潮大致也有五次。 第一次翻译高潮发生在东汉到北宋末年的佛经翻译时期。著名的释道安、罗摩鸠什、彦琮、玄奘等翻译家就是出自这一时期。佛经的翻译对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佛教在中国与老庄哲学相结合,使中国唯心主义思潮发展到极盛阶段,推动了中国道教的创立。儒、佛、道经过南北朝的论战和唐朝的斗争,到南宗禅学奠定之后,在宋朝混合而成了宋代理学。在语言方面,佛经翻译对汉语词汇的扩大、反切成韵、四声的确立、文体等方面都有影响。在文学方面,“小泉八云(Lafcadio Hearn)说过这样的话:研究《圣经》而专从宗教的观点去看,则对其中文学美的认识,反而成为障碍。以此来论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