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公开课教案《劝学》公开课教案.doc

《劝学》公开课教案《劝学》公开课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劝学》公开课教案《劝学》公开课教案

《劝学》公开课教案(语文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13-02-25 编辑:高一小组 来源:网络投稿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2、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五分钟? 安排2名学生背诵《论语》片段,并翻译。? 二、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研习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 正音,指出不足之处。? 2、讲解第一自然段。? 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①是全文的文眼。②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3、研习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讲解第2段。? 青①,取之于蓝② ,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③ ,輮④以为轮,其曲中规⑤ 。? ①青:靛青,一种染料 ②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③中绳:合乎拉直的墨线④輮:使……弯曲 ⑤规:测圆之器? 虽①有②槁暴③ ,不复挺④者,輮使之然也。? ① 虽:即使 ②有:通“又” ③槁暴:槁,枯。暴,通“曝”,晒。 ④挺:直? 故木受绳①则直,金②就③砺④则利。? ①受绳:经墨线量过 ②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③就:动词,靠近,接近 ④砺:磨刀石? 君子博学而日参①省②乎③己,则知④明而行无过⑤矣。? ①参:验,检查 ②省:省察 ③乎:相当于“于”④知:通“智”,智慧 ⑤过:过错? (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加工 冷冻? 明确:蓝————青 水————冰? 胜于 寒于? 輮 绳 砺? 直木————轮 木————直 金————利? (4)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他们是平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 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①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平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4、研习第3段。? (1)学生齐读第3段。? (2)讲解第3段。?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①之所学也;吾尝跂②而望 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③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④也,而闻者彰⑤ 。? ①须臾:片刻 ②跂:提起脚后跟 ③见者远: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④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⑤彰:明显,显著? 假①舆②马者,非利足③也,而致④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⑤也,而绝⑥江河。君子生⑦非异也,善假于物⑧也? ①假:借助,利用 ②舆:车 ③利足:脚步快 ④致:达到 ⑤能水:指游水,能,动词 ⑥绝:渡 ⑦生:通“性”,资质,禀赋 ⑧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1-3段。? 2、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