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公开课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政治生活专题一公民的政治生活《3.政治生活专题一公民的政治生活《3.政治生活专题一公民的政治生活

练习:指出下列句中“见”字的用法及意义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何以女为见? 3、信义安所见乎? 4、冀君实或见恕也。 5、敢陈愚见。 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见解,见识。 表现 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看见 即位: 与(之)俱: 如惠语以让单于: 实在:????? ?确实存在;诚实、老实(今) 第九段 登上皇位 和他一同去 按照惠的话把单于责备 小标题 汉匈和好,请还苏武 重点词句 历经艰难,发白归汉 第十段 传记类文言文段的材料阅读三步走 理清文章内容(辨识清三个部分) 找出详写材料(辨清人物关系) 找出写作特点,分析人物性格 读懂文言文段的关键是利用材料,即公式的第二点;而材料无非是人的“言”和“行”,即看他(她)说什么做什么。 传记类文言文写作目的 歌颂或批判某一人物 借写某一人物,来阐述一个道理 借写某一人物,来批判一个社会现象 借写某一人物,来讽刺一类人(类比或对比) 除详写的材料外,重点关注文章末段,往往中心就在此凸显。 理清思路 课文主要记叙苏武出使匈奴,被羁留十九年的艰苦历程后,终得归汉。 文章分为三部分: 一、(1-2段) 出使匈奴,以求通好 二、(3-8段) 三次招降,苏武不屈 三、(9-10段) 汉匈和亲,白发归汉 梳理清人物的关系 主人公:苏武 次要人物:张胜、卫律、单于、 汉使者 本文详写了苏武几件事? 出使匈奴,以求通好 缑王谋反,殃及汉使 张胜语武,恐负国 ,欲自杀 卫律审武,引刀自刺 卫律劝降,威逼利诱,宁死不屈 幽禁窖中,饮雪吞毡 牧羊北海,持节不渝 李陵劝降,忠心表白 汉匈和亲,请还汉使 历尽艰难,白发归汉 第1、2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研读 1、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怎样?出使的任务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2、这样的背景暗示了什么? 苏武出使匈奴的这一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益骄”,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 二、文章第3~8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讨论:为了使苏武投降,卫律采用的手段是: 1、 2、 3、 笼络(候问、会论、募降者赦罪) 威逼(举剑拟之) 利诱(富贵如此) 1、匈奴派卫律和李陵招降苏武,招降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从中可见他们是怎样的人? 卫律:威逼利诱 软硬兼施 (逼降、诱降) “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李陵: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劝降) 先告知家人的不幸遭遇; 再以切身体会诉说同感; 最后指出汉朝法令无常,“安危不可知”。 卫律:气焰嚣张、傲慢自大、阴险狡诈,卖国求荣?  ? 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1)二人劝降的方式不同,更重要的是卫律与李陵和苏武的关系不同。卫律主动投降,成为国家民族的罪人,可耻的叛徒,对于热爱祖国的苏武而言他是敌人,所以不用客气。李陵原来与苏武“俱为侍中”“陵与子卿素厚”,虽然也已投降,但是对汉朝还有感情,还有羞耻之心,苏武和他是亦敌亦友的关系。 (2)卫律手段卑鄙,态度傲慢,苏武对其威逼“不动”,对其利诱则“不应”,表现对其为人的鄙夷。当他说出“与君为兄弟”的话后,苏武终于忍无可忍,“骂律”,自始至终都以强硬的姿态抵抗。李陵则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文雅方式,“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苏武全然不为所动,先自陈心志,晓以大义,后称李陵为“王”,划清二人的关系,表明自己的立场。采用的是绵里藏针、有理有节的方式。对二人不同的回答表现了苏武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大义凛然的品格。 不管是威逼利诱,死的威胁,还是肺腑之言的劝说,都打动不了忠贞如一的苏武,他实在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爱国忠诚的真君子! 2、对于卫律和李陵的招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上为什么有不同?有何不同? 五、自主训练: (一)请你对照文下注释认真阅读课文,试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向你的朋友推荐这篇文章。 【明确】《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nd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