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安徽教师统考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主观题 必背
一、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
答:与古代教育相比,在总体上,现代教育呈现出一些全面的特征: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国际性和终身性。有如下表现:(1)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2)教育的公共性、普及型、多样性日趋突出;(3)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2.简述20世纪后半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答:教学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科学性。
3.简述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答: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3.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民的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4.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5.培养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1.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答: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科技功能)。
答: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3.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文化功能)。
答: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4.简述学校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概念。
答: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校园文化就是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5.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1.遗传:遗传素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决定人的发展;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2.环境: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但不决定人的发展;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3.教育(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实践,又是特殊的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4.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总之,这些因素彼此关联、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6.简述青少年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答:1.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为此,要遵循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地施教。
2.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和任务。为此,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3.不平衡性(不均衡性):个体身心发展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速度和不同方向的发展都是不均衡的。为此,要把握施教的关键期。
4.互补性:包括生理与生理之间的互补和生理与心理之间的互补。为此,应做到常善救失,扬长避短。
5.个别差异性:性别差异、不同个体同一方面发展速度和水平之间的差异、不同个体不同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为此,应做到因材施教。
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1.简述教育目的的内涵。
答:教育目的即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其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等方面的要求。
2.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答: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教育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3.简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之处。
答:1.教育目的不同:“应试教育”着眼于分数和选拔,属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而素质教育则旨在提高国民素质,追求教育的长远利益与目标;2.教育对象不同:“应试教育”重视高分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和差生;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即素质教育要求平等,要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