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复习..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酵工程复习.

发酵工程复习 生物技术的关系: 微生物工程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和基础,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它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化学工程的基本原理有机结合起来,广泛而深入地揭示了发酵过程的本质。 巴斯德效应是在厌氧条件下,向高速发酵的培养基中通入氧气,则葡萄糖消耗减少。这种抑制发酵产物积累的现象 生长曲线:有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衰亡期组成。 延滞期特点:生长速率常数为零,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细胞内RNA含量增高,原生质呈嗜碱性,合成代谢活跃,对外界不良条件反应敏感。影响延滞期的因素:1.接种龄2.接种量3.培养基成分。4.种子损伤度 指数期特点:生长速率常数R最大,细胞进行平衡生长,酶系活跃,代谢旺盛。影响指数期的因素:1.菌种2.营养成分3.营养物浓度4.培养温度 稳定期生长速率常数为零。衰亡期细胞发生多形化,有的微生物发生自溶。 发酵工程产品的分离方法: 沉淀法、溶剂萃取法、双水相萃取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结晶法 。 现代发酵工程是纯培养技术的建立,是第一代微生物发酵技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营养缺陷型菌株是生长因子 pH对发酵的影响与引起pH变化的因素: pH对发酵的影响: pH对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影响1)pH影响酶的活性、当pH抑制菌体中某些酶的活性时,使菌体的新陈代谢受阻。 2)pH影响微生物细胞膜所带电荷的状态,从而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及代谢产物的排泄,因此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 3)影响培养基某些组分和中间产物的离解,从而影响微生物对这些物质的利用。 4)pH不同,往往引起菌体代谢过程的不同,使代谢产物的质量和比例发生改变。 例如:黑曲霉在pH2-3时,发酵产生柠檬酸,在pH接近中性时,则产生草酸。 1、发酵过程中pH的变化:1)生长阶段 pH有上升或下降趋势(相对于接种后起始pH而言)如:利福霉素B发酵起始pH为中性,但生长初期由于菌体产生的蛋白酶水解蛋白胨而生成铵离子,使pH上升至碱性;接着,随着铵离子的利用及葡萄糖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使pH下降到酸性范围。2)生产阶段 在生产阶段,pH趋于稳定,维持在最适产物合成的范围。3)自溶阶段 菌丝自溶阶段,随着基质的耗尽,菌体蛋白酶的活跃,培养液中氨基氮增加,致使pH上升,此时菌丝趋于自溶而代谢活动终止。 2、引起发酵液中pH变化的因素:◇ 发酵过程中pH的变化取决于微生物的种类、培养基的组成和发酵条件。◇ 在菌体代谢过程中,菌体本身有建成其生长最适pH的能力,但外界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pH将会不断波动。 引起pH下降的因素:1)培养基中碳氮比例不当,碳源过多,特别是葡萄糖过量,或者中间补糖过多加之溶解氧不足,致使有机酸大量积累而pH下降。2)消泡油加得过多。3)生理酸性物质的存在,氨被利用,pH下降。 引起pH上升的因素:1)培养基中碳氮比例不当,氮源过多,氨基氮释放,使pH上升。2)生理碱性物质存在。3)中间补料中氨水或尿素等碱性物质的加入过多使pH上升。 碳源:主要功能:1)为菌体的生长繁殖提供能源和合成菌体所必需的成分;2)为合成目的产物提供所需的碳素成分。常用碳源为糖类、油脂、有机酸、低碳醇等,特殊情况下(如碳源贫乏时),蛋白质水解物或氨基酸等也可被微生物作为碳源使用。 培养基:按用途分为:① 孢子培养基:供菌种繁殖孢子的培养基,常用固体培养基。 常用孢子培养基:麸皮培养基,小米培养基,大米培养基,玉米碎屑培养基,用葡萄糖、蛋白胨、牛肉膏和食盐等配制的琼脂斜面培养基。② 种子培养基:供孢子发芽、生长和菌体繁殖的培养基。③ 发酵培养基:供菌体生长、繁殖和合成大量代谢产物用的培养基。 按培养基成分分为: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 供氧:包括通过气膜、气-液界面、液膜及液体主流的扩散。 1、供氧方面的阻力(1)气膜阻力( 1/k1 ; 1/KG):为气体主流及气-液界面的气膜阻力,与空气情况有关。(2) 气液界面阻力(1/k2;1/KI):与空气情况有关,只有具备高能量的氧分子才能透到液相中去,而其余的则返回气相。(3)液膜阻力(1/k3; 1/KL ):为从气-液界面至液体主流间的液膜阻力,与发酵液的成分和浓度有关。(4)液流阻力(1/k4; 1/KLB):液体主流中传递的阻力;也与发酵液的成分和浓度有关。 由于氧很难溶于水,所以供氧方面的液膜阻力(1/k3 ; 1/KL )是氧溶于水时的限制因素。良好的搅拌使气泡和液体充分混合而产生湍流,可减少1/k3、1/k4,加速氧的传递。 氧分压;在系统总分压小于5个大气压的情况下,氧的溶解度与总压和其他气体的分压无关,只与氧分压成直线相关,可用Henry定律表示:C* = PO2/H 影响微生物需氧量的因素;1、微生物种类2、培养基的组成与浓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