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学重点..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腔科学重点.

口腔科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 1、试述颜面及颌面部的区域划分。 2、从外观上看,牙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述牙和牙周的组织结构。 3、试述乳牙和恒牙的名称和临床记录方法。 4、名词解释:口腔 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 混合牙列期 颜面部 颌面部(面上,面中,面下)颅面部区域划分 口腔:位于颌面部区域内,是指由牙、颌骨及唇、颊、腭、舌、口底、唾液腺等组织器官组成的功能性器官。 具有摄食,咀嚼,感受味觉,吞咽,表情及辅助言语及呼吸。 口腔前庭: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外侧的唇、颊组织器官构成,为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黏膜之间的蹄铁形的潜在腔隙 固有口腔: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舌、腭、口底等构成。 混合牙列期:从萌出时间和次序来看,一般从6岁至12岁之间,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恒牙和乳牙发生交替,此时口腔内既有乳牙,又有恒牙,这种乳,恒牙混合排列与牙弓上的时期称为混合牙列期。 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①位置显露,易受伤,易察觉 ②血供丰富,抗感染出血多③解剖结构复杂,面三叉N ④自然皮肤皮纹⑤颌面部疾患影响 形态及功能 ⑥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 乳牙列 共20个,分别用ⅠⅡ Ⅲ Ⅳ Ⅴ表示乳中切牙(萌出时间:6到8月,2岁左右全部萌出) 乳侧切牙 乳尖牙 第一乳磨牙 第二乳磨牙 右上 左上 右下 左下 恒牙列(28-32个,上下颌的左右侧各7-8个) 1中切牙 2侧切牙 3尖牙 4第一前磨牙 5第二前磨牙 6第一磨牙(一般6岁开始最快,其他按顺序) 7第二磨牙 8第三磨牙 下颌牙较上颌牙早萌出 牙又称牙体,由牙冠,牙颈,牙根组成; 牙的组织结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腔内的软组织牙髓组成; 牙周组织结构:牙槽骨,牙周膜,牙龈; 感觉神经:三叉神经(眼,上颌,下颌) 运动神经:面神经 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第三章 1. 刷牙的意义、常用方法及刷牙时的注意事项; 2. 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及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口腔卫生的主要措施:漱口 刷牙 清洁牙间隙 牙龈按摩 龈上根治术 刷牙 意义:刷牙是应用最广泛的保持口腔清洁的方法,它能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软垢和部分牙面上的菌斑,还能按摩牙龈,从而减少口腔环境中致病因素,增强组织的抗病能力,减少各种口腔疾病的发生;常用方法:竖刷法和横颤竖向移动法;刷牙注意事项(三三三一):333制,早中晚3次、每次3分钟、3个牙面(唇颊、腭舌及牙合he面)。竖直转动法每次转动距离±1mm。 口腔健康的标准: “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1定期口腔健康检查2纠正不良习惯3消除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4合理营养5改善劳动环境 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适当喂奶法;单侧咀嚼;口呼吸;吮唇、咬舌、咬颊;咬笔杆、咬筷子、吮指;长期一侧睡眠硬物作枕,睡前吃糖果饼干等 消除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 牙面的窝沟,点隙,为龋病好发部位,应几时涂布窝沟封闭剂,预防龋病发生; 额外牙,阻生牙及错位牙等,可造成口腔错牙合畸形及其他病变,应根据情况予以拔出或矫正; 乳牙过早缺失所遗留的空隙,应及时作空隙维持器,保持其近,远中距离,以免引起领牙移位及相对牙过度伸长,造成恒牙错位萌生或阻生; 缺失牙应几时修复;口内残根残冠应及时拔除,以免形成慢性不良刺激。 第四章 1何谓龋病的四联因素学说 2试述龋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 3名词解释:龋齿 4请说出几种非龋性牙体病的病名 5比较各型牙髓炎的临床特点 6比较不可复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急性根尖周炎的疼痛特点 7简述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特点 8简述牙髓病、根尖周病的应急处理方法 9简述牙髓病、根尖周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及适应症 龋病是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 牙体硬组织疾病:龋齿 非龋性疾病(四环素牙,磨损,牙本质过敏,楔状缺损,牙隐裂) 龋病四联因素理论: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包括口腔致龋菌群作用(变形链球菌,乳杆菌,放线菌);蔗糖等适宜的细菌底物;敏感的宿主;在口腔滞留足够的时间。总结四点:细菌 食物(底物)宿主(唾液与牙) 时间(2.5-3年). 龋病临床表现: 按进展速度:急性龋(湿性龋) 慢性龋(干性龋) 继发龋 按解剖部位:牙合面窝沟龋和平滑面龋 根面龋(老人) 线性釉质龋 按病变深度分类 浅龋 中龋(已达牙本质深层形成龋洞) 深龋(达牙本质深层,无自发性) 色泽 有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