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78401或040110 授予理学/教育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专门人才,其具体要求是: 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好的品德,乐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教育技术学科方面,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该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具备能独立地从事教育技术方面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能力。 热爱教师工作,具有健康的体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毕业生可在教育研究机构、行政事业单位等从事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和相关管理工作,也可在高校、中小学从事相关教学及科研工作,在企业从事培训教学系统和资源的设计与制作,在从事教育软件与资源设计与开发的公司从事开发工作。 二、研究方向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现有教授20人,副教授16人,形成教育技术基础理论、教育系统设计与绩效评估、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政策、教育信息资源设计与开发、知识服务智能教学系统、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化学习平台技术等研究方向。 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育技术学内涵、外延及研究范畴;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及方法论;技术、教育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及教育技术哲学思考;教育技术学发展史与学科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技术引发学习方式变化与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等。 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本方向主要研究教学系统设计的方法、策略、模式、评价等基本问题;新媒体支持下的教学系统设计基本方法;绩效技术基本理论及其在教育、企业或组织中的学习、培训或训练中的应用。 教育信息化管理与决策:本方向主要进行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比较研究、教育信息化智能评测与决策系统研究、我国不同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的策略和机制研究、区域教育资源的共享模型和方法学研究、区域教育信息化中信息资源与组织体系等建设理论研究。 教育信息资源设计与开发:本方向主要研究信息化(多媒体及网络环境下)教育教学资源的设计方法,研究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的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和有关开发技术,研究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资源的应用方法与策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知识服务智能教学系统:本方向从事智能教育软件的基础理论和软件开发研究,包括教育信息资源的描述、检索、获取、保护、融合、浓缩和可视化等理论和方法;面向学科的个性化教学工具、智能教学代理、专家系统等;以及教育数据挖掘方法及应用。 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本方向主要研究现代远程教育的过程、模式、支持服务及管理与评价等基本问题,探索新理念、理论指导下的满足学习对象需求的“资源设计与开发、系统设计与集成、项目规划与指导”等策略和方法。 数字化学习平台技术:本方向主要研究以学习管理系统LMS为中心的开放式技术架构,包括学习内容开发软件、LMS以及基础网络环境等几个方面。规划和建设可升级、模块化、有弹性的学习管理系统,并研究以学习管理系统为核心,集成各种可应用于学习的其他技术手段。 信息技术教育:本方向主要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模式、方法、策略、评价等问题;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教育信息的采集、分析与处理的理论模型、策略和方法;探索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新媒体教育应用:本方向主要研究新媒体教育应用的理论、策略与方法,跟踪新媒体发展及其教育应用的趋势,探索媒体与认知交互的机制,研究教育媒体环境与新媒体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探讨新媒体支持教育变革与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 基准学制为3年,最长年限4年。其中课程学习2年(以课程学习、实践为主,兼顾论文的前期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时间1年。实行学分制,总学分36-38学分(16学时/学分)。其中课程学习32-34学分,实践环节4学分。 1)公共必修课程3门,7学分,其中外语课程4学分,政治课程3学分。 2)一级学科必修课程4选3门,8学分,为全院研究生必修课。 3)二级学科必修课程3-5门,7-10学分。按专业设置,本专业学生视为必修课,非本专业学生视为选修课。 4)选修课程,每名硕士生可选修6门左右课程,共12学分。 5)实践环节4学分,其中教学实践2学分,已有三年相关工作经历的硕士生可以免修;社会实践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 6)补修课0学分。同等学力、跨学科、跨专业硕士生,应补修本科主干课程,并通过考核取得及格成绩,不计学分。 提前修满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达到学校和本学科规定条件的硕士生,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毕业。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为两大类: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学位课程包括全校公共必修课程、一级学科必修课程和二级学科必修课程。 实行学分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kaokqun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