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时定额标准.
1. 总则
工时定额是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要素,是付给劳动报酬的基本依据,是确定劳动定员的原始数据。因此,工时定额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种种原因,我公司的工时定额一直没有纳入标准化管理,制定此标准的目的就是建立起工时管理标准的雏形,并在以后实践中逐步修改和完善,一切做到有凭有据。
一个产品的工时定额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常规加工工时定额、临时工时和辅助工时定额。由此,本标准相应地分为常规加工工时定额标准、临时工时的核算原则和辅助工时定额的计算方法三个部分。
即,产品级工时定额 = ((常规工时定额 + 辅助工时定额 + 临时工时)。 (公式1.1)
式中,(是分值因子,它与工时分值成反比,可计算得到。
另外,临时工时与辅助工时不能重复计算。
1.1 制定工时定额基本原则
根据企业的生产条件,使大多数职工经过努力都可以达到,部分先进职工可以超额,少数职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和接近的合理水平。
1.2 制定工时定额的主要依据
(1)产品图纸和工艺规程;
(2)企业生产技术水平;
(3)常规工时定额标准;
(4)辅助工时的计算方法。
1.3 工时定额制定的方法(1) 经验估工法。由工时定额员、工艺员和老工人结合,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并参考有关技术资料,直 接估算出工时定额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新产品试制。(2) 统计分析法。对多人生产同一种产品测出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出平均达到数作为工时定额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大批、重复生产的产品工时定额的修订。3、类比法。以同类产品的零件或工序的工时定额为依据,经过对比分析,推算出当前零件或工序的工时定额。主要应用于有可比性的系列产品。4、技术测定法。通过对实际操作时间的测定和分析,确定工时定额。
5、关键工序、工位和关键零部件涉及的工时在常规工时定额基础上可适当增加。
1.4 实际作业时间(Tw)与工时(Mh)的关系
Mh = (Tw (h)
式中Mh(man hour)代表工时;Tw(time work)代表实际作业时间;(是分值因子。在本标准4~10章节中的“实际作业定额标准”中给出了常见加工的Tw值。
1.5 工时定额在工艺文件中的的体现形式
工艺文件要以工位工作内容为单位进行分页或分栏,在工作内容栏的右上角用文本框的形式分出一栏作为工时标注专栏,工时以分钟为单位给出。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牡丹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工时定额制定。
3. 定义
3.1 工位工时定额:在确定的工作岗位上加工一个零件或装配一个部件所需的工时、上一个零件到下一个零件(或上一个部件到下一个部件)的转换时间、前一道操作与下一道操作之转换时间以及本岗位的准备和结束工时之和。也就是说,工时定额分为三个部分:
1、实际作业时间×k; k为批零均衡系数。
2、正常间隔耗费时间。
3、工位上的准备/结束工作时间。
3.2 临时工时:实施某项操作,但没有类似的“工时定额”作参考;或加工的批量太少,以至准结工时会明显超出“各产品常规加工工时定额”给定值;一个产品两次生产的间隔时间大于半年,再生产时需较长的技术准备时间;还有新品试生产也会产生很大一块不可预料的工时;等等。这些都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临时追加的工时。
3.3 辅助工时定额:包括生产准备和生产管理两部分。生产准备主要包括生产线布置;材料的领取和发放;部件在各工序之间的转运;产品的入库等所需的工时;生产管理工时包括行政管理、文明生产管理、劳动纪律管理、工艺管理、生产调度、设备维修等。
4. 电装实际作业定额标准(Tw)
4.1 手工插装实际作业定额标准
4.1.1 手工插装轴向无极性两端元件实际作业定额(分钟) (短连线工时适当减少) 表4.1.1
元件数量(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工时(分) 0.14 0.28 0.42 0.56 0.7 0.84 0.98 1.12 1.26 1.4 1.54 1.68 1.82 1.96 2.10
4.1.2 手工插装轴向有极性两端元件和短连线实际作业定额(分钟) 表4.1.2
元件数量(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工时(分) 0.18 0.36 0.54 0.72 0.90 1.08 1.26 1.44 1.62 1.80 1.98 2.16 2.34 2.52 2.70
4.1.3 手工插装无极性电容实际作业定额(分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