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度防灭火专项设计
目 录
一、2012年我矿防灭火重点区域: 1
二、矿井防灭火措施: 1
1、自然发火征兆 1
2、预测预报 2
3、灭火器材 5
4、常用灭火方法 6
三、防灭火管理 14
四、防灭火措施及应急处置 18
1)对中毒、窒息人员的急救 23
2)对烧伤人员急救 23
3)采取积极措施迅速灭火 24
4)根据灾情选择正确的通风方式,限制灾情的扩散蔓延 24
五、井下火区管理 25
六、火灾时期通风 26
七、几种火灾的处理方法: 29
八、火区启封 29
九、矿井火灾事故防治演练: 30
十、矿山救护: 31
2012年度防灭火专项设计
根据2012年3月苏杭河煤矿煤尘爆炸性和自燃倾向性鉴定结果,我矿所开采煤层属易自然发火煤层,自然发火等级为Ⅱ级,但在开采过程中没有自然发火现象的发生,煤尘均具有爆炸性,为了杜绝2012年度发生火灾事故,特编制此专项设计。
一、2012年我矿防灭火重点区域:
根据2012年采掘接续计划我矿防灭火重点区域有以下地点:
1、+2250水平各采煤工作面、+2250水平各采煤工作面回风巷;
2、主平硐(胶带)、电缆。
3、采空区: +2043水平东翼采空区、+2043水平西翼采空区。
4、机电硐室:+2043水平变电所、+2250水平集中配电点、+2250水平绞车房。
5、盲区盲点:风机房配电点。
6、地面:后山木材料场、草场等。
二、矿井防灭火措施:
矿井主要采取的防灭火措施:预测预报、超前预控注氮防灭火、喷洒阻化剂、封闭采空区防灭火等。
1、自然发火征兆
(1)一氧化碳浓度达到自然发火危险等级。
(2)巷道中出现雾气或煤壁“出汗”。
(3)冬季在钻孔或塌陷区冒出水蒸气或冰雪融化现象。
(4)井下闻到煤油味、汽油味、松节油或焦油味。
(5)从煤炭自热或自燃地点流出的水或空气,其温度较正常的高。
(6)人体不舒适感、如头痛、闷热、精神疲乏等。
2、预测预报
主要采取的预测预报方法有安全监测、束管监测、人工监测、采样分析等方法,以CO气体为早期预测预报的主要气体,以CO、烷烃类、烯烃类气体、耗氧量为判断自然发火阶段和程度的标志性气体,辅以空气温度指标和空气气味、水雾等表象类特征对火灾进行预测预报。
(1)安全监测系统:
矿井安装有KJ-90NA型安全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系统为自然发火监测的辅助系统,利用该系统的一氧化碳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井下观测点的观测内容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以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为平台,计划安装束管监控系统,可以早期识别和预测自然发火的征兆,能有有效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①监测点布置
A)采煤工作面隅角:布置在回风巷距切顶线10m以内的上帮,安设CO传感器、CH4传感器;
B)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布置在回风巷距煤壁线10米范围内,有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CH4传感器,其中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监测数据用于防灭火预测预报;
C)采煤工作面皮带巷:布置在皮带的回风侧机头处,有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胶带运输机着火的防灭火预测预报;
D)掘进工作面:在工作面的回风流安装一个CO传感器,主要用于掘进工作面自燃发火及着火的防灭火预测预报;
E)风井总回风巷:在风井总回风巷安装一个CO传感器,主要用于矿井着火的防灭火预测预报;
②监测方法
系统每5分钟自动巡回监测一次,每1小时将监测数据的拟合值读入报表,每天生成一份报表,并逐日上报通风副总、总工程师、矿长审阅,结合束管检测、人工检测、取样分析等综合判断自然发火危险性。
(2)束管监测系统:
矿井计划安装GC-4085型束管监测系统,以该系统为自然发火监测的主要手段,对井下空气中的O2、CO、CO2、N2、CH4、C2H4、C3H8、C2H5等气体含量进行定时巡回监测,并具有历史数据记录、历史曲线分析和报表打印功能。
①监测点布置
A)采煤工作面采空区:布置三个测点,位于回风巷采空区距切顶线15、35、55m处,采用束管埋管,交替前移。
B)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布置一个测点,在回风巷距切顶线1.0m以内的上帮。
C)采煤工作面:布置一个测点,位于回风巷上帮近处,距离煤壁10m左右。
D)采煤工作面回风流:布置一个测点,位于回风巷口150m处。
②监测方法
正常情况下,每班监测1次,发现CO连续升高,每班监测2次。并将监测结果打印成报表,并结合人工检测数据,将连续15天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变化曲线图后逐日上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