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4年矿井防灭火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矿井防灭火设计

xx煤矿二0一四年矿井 防灭火设计 矿总工程师: 生产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副总工程师: 调 度 室: 安全检查科: 生产技术科: 审 核: 编 制: 日 期: 审批意见: 矿井概况 目前,矿井有1个回采工作面即11051回采工作面,采煤方法为综合低位放顶煤采煤法;2个煤巷综掘工作面即25011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1201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3个炮掘工作面即二采区回风下山掘进工作面、二采区轨道下山掘进工作面、二采区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 矿井于2011年7月28日取煤5层煤样,经煤尘爆炸性鉴定,其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为80%,煤尘具有爆炸性。 矿井自燃发火期一般为3~6个月,最短28天,矿井于2011年7月28日取煤5层煤样,经煤自燃倾向性鉴定,其检验报告结论为:煤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Ⅰ类,煤的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 2012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32m3/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31m3/min,鉴定结果矿井属瓦斯矿井。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目前矿井总进风量3157m3/min,总回风量3267m3/min,掘进工作面采用局扇压入式通风,其它各用风地点均为全风压通风。 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矿井防灭火管理工作,有效抑制煤炭自燃发火,提高矿井抗灾能力,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特编制本年度矿井防灭火设计。 二、2014年我矿防灭火重点区域 1、目前矿井回采的11051工作面和准备回采的1201工作面及采空区; 2、其它巷道自燃发火区; 3、地面煤场及矸石山煤炭自燃发火区; 4、机电硐室及外部火灾; 三、2014年主要防灭火措施 2013年主要采取的防灭火措施:预测预报、注氮防灭火、灌浆注胶防灭火、均压通风防灭火等措施。 1、预测预报 主要采取的预测预报方法有安全监测、束管监测、人工监测、采样分析等方法,以CO气体为早期预测预报的主要气体,以CO、耗氧量为判断自然发火阶段和程度的标志性气体,辅以空气温度指标和空气气味、水雾等表象类特征对火灾进行预测预报。 (1)安全监测系统: 矿井安装有KJ90NA型安全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系统为自然发火监测的辅助系统,利用该系统的一氧化碳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井下观测点的观测内容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 ①监测点布置 A)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布置在工作面回风巷距切顶线1.0m以内的上帮,安设CH4传感器; B)综采工作面回风巷:布置在回风巷距离巷口10m处,有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CH4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其中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监测数据用于防灭火预测预报; C)综采工作面运输巷:布置在有皮带的运输巷的回风侧机头或机尾处,有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运输巷胶带运输机着火的防灭火预测预报; D)掘进工作面:在每个掘进工作面的回风流安装一台CO传感器,主要用于掘进工作面的防灭火预测预报; E)风井总回和采区回风巷:在风井总回和采区回风巷各安装一台CO传感器,主要用于矿井的防灭火预测预报; ②监测方法 系统每5分钟自动巡回监测一次,每1小时将监测数据的拟合值读入报表,每天生成一份报表,并逐日上报生产技术科、通灭副总、矿总工程师、矿长审阅,结合束管检测、人工检测、取样分析等综合判断自然发火危险性。 (2)束管监测系统: 矿井安装有KSS-2100型束管监测系统,以该系统为自然发火监测的主要手段,对井下空气中的O2、CO、CO2、N2、CH4、C2H2、C2H4、C2H6等气体含量进行定时巡回监测,并具有历史数据记录、历史曲线分析和报表打印功能。 ①监测点布置 A)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布置三个测点,位于回风巷采空区距切顶线30m处,采用束管埋管,交替前移。 B)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布置一个测点,在工作面回风巷距切顶线1.0m以内的上帮。 C)综采工作面回风流:布置二个测点,分别位于工作面上口向外10m处、回风巷口向里70m处。 ②监测方法 正常情况下,每天监测1次,发现CO连续升高,每班监测2次。并将监测结果打印成报表,并结合人工检测数据,将连续15天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变化曲线图后逐日上报通灭队、生产技术科、通风副总、矿总工程师审阅,判断自然发火危险性。 (3)人工检测: ①测点布置: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49条规定:所有采掘工作面、硐室、使用中的机电设备的设置地点、有人员作业的地点都应纳入检查范围。根据矿井防灭火的需要,在以上地点重点检查CO、温度,每班检测2次,如果任何一处CO和温度异常,可随时根据变化情况设置测点,且增加每班观测次数。 ②检测手段和方法 用多种气体检测器、便携式CO报警仪,检测测点的CO、O2浓度;用红外温度测定仪测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