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山大学自然地理复习终极版.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山大学自然地理复习终极版

绪论: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由六大要素所组成的有机的无机的动态的静态的通过物质和能量联系起来的有机的综合体。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六大要素的形成、发展、演化和他们的相互关系、特征、分异规律第一章:地球1.简述地球圈层构造:地球内三圈:地核,地幔和地壳(地震波传播的改变)地球外三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2.外圈层对自然环境的意义:大气圈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基本特征水文特点 、地貌类型、土壤发育、生物类型。水圈参与和改变地球发展和自然地理环境生物圈改变大气和地壳的物质成分;参与岩石的破坏和建设作用;参加土壤的形成发育。推动地球和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3.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太阳辐射).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成为气-固界面,而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相态)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地貌)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能量流动)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异质性)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人类场所)第二章:地壳地壳的物质组成,三个尺度:元素、矿物、岩石(元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矿物,矿物又在不同的结构和构造形成岩石)简述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并举例说明岩浆岩:来自上地幔的熔融状物质沿岩石圈破裂带上升侵入地壳冷凝形成侵入岩,喷出地面则迅速冷却凝固形成火山岩或喷出岩;如:花岗岩是又地下岩浆喷出和侵入冷却结晶形成。沉积岩: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温常压条件下,任何先成的岩石遭受风化剥蚀作用的破坏产物,以及生物作用与火山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经外力搬运所形成的沉积层,又经成岩作用而成沉积岩;如:砾石经过剥蚀,在重力作用或其他外力作用下搬运低洼的地方堆积下来,经过成岩作用沉积成砾岩。变质岩:地壳中原有的岩石,由于经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的热流变化等内动力的影响,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如:碳酸盐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主要的造岩矿物:石英、长石、云母、普通角闪石、普通辉石、橄榄石三大岩石的主要特征:岩浆岩主要成分为硅酸盐以及部分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和挥发性物质(如H2O、CO2、H2S等);有多种结构如玻璃质结构、隐晶质结构、显晶质结构、斑状结构;有一定的产状;沉积岩富含次生矿物、有机物质、存在化石;产状为层状产出;沉积岩具有多种构造,其中最突出的是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变质岩化学成分主要由SiO2Al2O3、Fe2O3、FeO、MnO等/view/11182.htm氧化物组成,化学成分变化范围往往较大;岩石重结晶明显;岩石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特别是在一定压力下矿物重结晶形成的片理构造;构造运动特征: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匀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地壳运动使岩层变形变位,形成四大构造:水平、倾斜、褶皱、断层四大构造在地貌中的表现形成构造地貌类型:水平——桌状山、平顶山、丹霞山;倾斜——单面山、猪背脊;褶皱——背斜山、向斜谷;断层——断层三角面、试剑石、一线天断层的构造要素:断层面、断层线、断层盘、断距地震的概念、成因:当地球聚集的应力超过岩层或岩体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地壳发生断裂、错动,急剧地释放积聚的能量,并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引起地表的震动。地震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特征: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大洋中脊带、东非裂谷带,主要在各版块交界的地方。第三章:大气与气候风的形成←气压梯度力←气压场←气温←热量差异←太阳能地带性分布不均气压场的类型:高压脊、低压槽季节性气压中心(陆地”印度低压””西伯利亚高压”)、永久性气压中心(海洋)影响我国的季风:东亚季风(海陆热力差异造成)、西南季风(行星风带造成) 气候类型形成三大因素:太阳辐射能、大气环流、地表性质(下垫面因素)造成气候变化的因素:上述三大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宇宙物质能量变化第四章:水1.水循环的类型:内(小)循环和外(大)循环。水分的内循环是指大陆上(或 海洋上)水分蒸发的水汽进入大气,经凝结成云,产生降水,降落到原大陆上(或原海洋上)所完成的循环。水分的外循环是指从海洋上蒸发的水汽中一部分随着气 流输送到大陆上空与大陆上蒸发的水汽汇合,凝结成云,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除部分被蒸发外,其余均经江河等径流流回海洋,补偿海洋蒸发失去的水分, 这样的海洋与大陆间的水分循环。2.水分循环中的三个环节是什么?蒸发:指太阳辐射使水分从海洋和陆地表面蒸发,从植物表面散发变成水汽,进入大气;降水: 指进入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在重力作用下以雨、雪和雹等形态降落;径流: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