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3中图版地理1.1教案
第五周 备课时间:3月22日 上课时间:3月24日 计划课时:3累计课时:23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一、课标要求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域和区域差异的含义。
2.了解我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特点,掌握分析区域自然差异的基本方法。
3.了解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掌握分析不同区域人类活动差异及成因的基本思路。
4.了解东部季风区内南北方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方面的差异,体会从人地关系协调一致的角度分析区域差异和区域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初中区域地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区域的概念。
2.通过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学校的地理环境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分析区域,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2.增强学生对实现我国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概念。
2.难点:认识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四、教法、学法与教具
1.教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
2.学法:讨论法、阅读法
3.教具:
五、课时安排:3课时
六、教学过程
课时1
新课导入:近年来,我国努力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在各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鼓励全国人民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很多大学毕业生宁愿放弃高薪岗位,报名参加了西部计划志愿者。为什么国家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呢?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地理环境、在经济发展上有何差异呢?
教师讲授:
区域和区域差异
(学生:读课本内容,思考总结区域的特点)
区域
定义:
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可以度量的实体。
要素:
一般包含自然、经济、社会方面的多个要素。
划分:
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
特点:
①范围有大有小、等级有高有低、边界有显有隐
②区域内要素表现一致性
③区域间要素表现差异性
④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区域差异:两个区域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
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方法和目的
方法:
A.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B.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
C.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区域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1、自然区域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A.纬度位置: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B.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影响水分条件
C.海拔高度:水热组合状况随还把变化
2、划分依据:
A.基础:气候和地形
B.标志:土壤和植被
3、三大自然区的自然条件差异
(学生对比分析探讨规律)
要素
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45%)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30%) 青藏高寒区(25%) 分界线 400mm等降水量线 3000米等高线(“三山”)
范围 大兴安岭以东
内蒙古高原以南
横断山区以东 内蒙古高原
河西走廊
新疆大部 青藏高原 气候 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气候 高寒气候 植被
(土壤) 森林、森林草原
多人工植被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高寒荒漠、草甸、森林 地形 多平原、丘陵 多高原、盆地 高原、冰川 水文 外流区、雨水补给为主,地下水丰富 多内流河、咸水湖,降水少 冰川广布,多河流发源地 外力作用 流水沉积作用 风力作用显著 冰蚀作用显著 内部分异的主导因素 气温
(随纬度变化) 干湿度(随距海远近变化) 水热组合(随海拔变化) 备注: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三山”阿尔金山 昆仑山 祁连山。
课堂总结:
本节课应选取学生两个熟悉的区域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区域之间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重点让学生理解三大自然区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1.区域 2.区域差异 3.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方法和目的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1..自然区域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2.划分依据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课时2
复习提问:
1、区域的定义、要素、划分依据及特点
2、简述三大自然区的自然条件差异
季风区
分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非季风区
青藏高寒区
讲授新课
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从而使得不同区域人类活动表现出相应的差异性。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