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地理课件资料
第一章 地质系统
矿物: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目前已知矿物约有4145种
岩石:天然产出具有一定结构的矿物集合体,按地质成因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造岩矿物:
硅酸盐占1/3(重量75%),
其他含氧盐占1/3(重量17%),
其余1/3为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及硫酸盐、卤化物与单质(重量8%)
7 种主要造岩矿物:石英 钾长石 斜长石 黑云母 闪石 辉石 橄榄石
岩石类型:火成岩
对应关系
深成 —— 喷出 花岗岩——流纹岩 闪长岩——安山岩 辉长岩——玄武岩 橄榄岩
火成岩主要特性:结晶构造、多金属矿、雄伟地形(华山、泰山)、良好建材
常见火成岩:黑曜岩、安山岩、玄武岩、流纹岩、花岗岩
沉积岩.
定义——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等疏松物质固结而成的岩石 。
-物质来源:先成岩石风化产物、火山喷发沉降物、生物有机体、宇宙尘等-成岩作用包括压固、胶结、重结晶和新矿物生成等过程-组成矿物:长石、石英,其次为硅酸盐黏土矿物、碳酸盐类矿物与褐铁矿
-主要特征:层状构造(层理)、次生矿物、化石埋 藏、能源基地、旖旎风光等(桂林山水、张家 界、丹霞地貌、岩洞奇观……)
沉积岩主要类型之一——碎屑岩类
母岩风化成碎屑-搬运-堆积-胶结成岩
碎屑沉积岩:A 砾岩 B 角砾岩 C 砂岩 D 页岩
沉积岩主要类型之二——黏土岩类
由黏土矿物和其他细粒物质组成
-固结好无层理者-泥岩;有良好层理者-页岩(钙质页岩、铁质页岩、碳质页岩、油页岩)
-固结差者-黏土
沉积岩主要类型之三——生物化学岩类
化学成因/生物化学成因
-硅质岩:A硅质生物骨骼堆积而成,如硅藻土和放射虫硅质岩等; B海底热泉或海底火山分泌的SiO2凝聚而成(碧玉、玛瑙、硅华),组成矿物SiO2
-石灰岩:海底碳酸钙沉积、动物介壳、骨骼等,组成矿物方解石,泡沸反应。喀斯特地貌。
-白云岩:组成矿物白云石,无泡沸反应
变质岩
定义——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变质作用:固态原岩(沉积岩或火成岩)因温度、压力和化学作用导致其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岩石构造发生变化的总和。
主要特征-大多具结晶构造、定向构造(片理、片麻理等),除原有造岩矿物外,还含有变质作用产生的特征变质矿物,如红柱石、蓝晶石等。
常见的变质岩:原岩 (对应关系) 变质岩 黏土岩、粉沙岩 千枚岩 页岩 板岩花岗岩 片麻岩
A板岩 B云母片岩 C大理石
地质构造
定义-岩层或岩体因构造运动发生的变形与变位
按地应力分-压应力-压性构造
张应力-张性构造
扭应力-扭性构造
按形态分-水平构造
倾斜构造
褶皱构造
断裂构造
水平构造
定义-岩层经构造运动仍保持近似水平产状者
形成高原面或平原面
受侵蚀切割形成桌状台地、平顶山、方山
独特的丹霞地貌-近水平的第三系砂砾岩受侵蚀形成顶平、坡陡、形态奇特多样的地貌
产状三要素:走向 倾向 倾角
丹霞地貌: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
赤水、张掖
倾斜构造:
定义:岩层因褶曲、断层或不均匀升降运动致层面与水平面成夹角者
倾斜构造产状3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常见地貌类型-单面山、猪背岭(猪背脊)
褶皱构造
定义-岩层在侧向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褶皱,其中的单个弯曲叫褶曲。
形态要素/几何要素-两翼、轴、轴面、核、枢纽、倾伏、倾伏端
向斜与背斜
褶曲类型:直立褶曲、倾斜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
断裂构造
定义-岩石因受地应力作用发生破裂而受到连续性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虽破裂但破裂面两侧未发生明显滑动者叫做节理,有明显位移者称为断层。
几何要素-断层面、断层线、断层盘(上盘和下盘)、断距
正断层、逆断层(冲断层400 、逆掩断层250)、平移断层、垂直断层、捩转断层
地垒和地堑
地壳运动:
. 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
-相对年代——根据不同地层上下的关系与古生物化石判断地层的新老关系,从而大体确定地层形成的年代。
-先把地质历史分为隐生宙和显生宙两大阶段,再细分为代、纪、世等时代。
-与上述各时代相应的地层单位分别为宇、界、系、统。
-绝对年代——通过矿物或岩石的放射性同位素测定,计算距今的年数。常用方法:铀钍法、钾氩法、14C法等,各适用于不同长短的年代。
《淮南子》:四
文档评论(0)